願 景 馬逖
前言
年復一年,經歷了棋靈王和金融風暴的洗禮,圍棋教學由平淡而燦爛、由燦爛走向衰退;然而,接下來的圍棋之路,所有圍棋人將要面對的是什麼?
我們先從圍棋強國以及台灣本身的現況做出全面的了解及分析,再將圍棋的本質及王道精神做為根本,進而探尋一條屬於台灣圍棋界的康莊大道。
圍棋界現況
談到圍棋,不得不提到傳統大國日本,然而其沒落讓我們不無遺憾。日本在圍棋的藝術文化和推廣方面,有著永遠不能抹煞的貢獻。即使在競技方面明顯落後於後來崛起的大陸和韓國,卻仍然在歷史悠久的圍棋文化史上站有一席之地。
日本視圍棋為固有文化,更有政府的大力支持、企業的長期贊助和民間的龐大力量支撐。可惜的是在初級教育上沒有重視及鞏固,也就是缺乏大力去推動圍棋教育的功能,因而後繼無力,成一憾事。
台灣的圍棋推動和世界其他地區最大的差異,在於很大的比例是屬個人行為。
由於現今圍棋單位的制度和理念等各方面沒有經過完善的整合及計畫,表面上所見到的是推行單位太多,所謂多頭馬車的亂象,然而真正的弊病卻在於這些單位沒有共贏的體認和互信的基礎。圍棋界不僅缺少了贊揚他人努力的風範,更多的是過度的本位主義。
就現實面而言,圍棋的領域非常廣泛,不是單一推行單位能夠全部涵蓋,在政府大力推動並成立所謂國家棋院之前,兄弟登山各自努力是目前不能不接受的狀況。因此,唯一的可行之道是闡揚各自的理念,殊歸同途往共同的目標邁進。但必須強調的是,在努力的過程中,競爭必須屬於良性,動機和出發點有疑問的行為和執行單位,經不起長時間的考驗,必然會自然淘汰。我們要的是良性競爭而不是惡性鬥爭;要的是相互肯定而不是詆毀漫罵,確實誠信的互助和分工合作才能將所有資源運用到極致,發揮最高效能。
圍棋的本質及王道精神 – 自然
推動圍棋活動的任何一個環節,都必須是自然的。
圍棋人口的金字塔是自然的;制度是自然的;棋力和選手態度的關係是自然的;人事安排是自然的;道場成立是自然的;教學是自然的;比賽是自然的;棋界地位的提升是自然的,學習、認識圍棋產生的潛移默化更是自然的。
自然就沒有爭議,更不會有派系;自然的力量不會迷失方向,不會產生不良副作用;自然的力量不是任何不自然的力量可以阻擋的。在此自然的本質下,因應而生的是可以經得起任何考驗,延續千年而不變的圍棋精神。
給所有圍棋人的話
教育是百年樹人,文化的考驗卻是以千年來計算。
圍棋的教育功能,圍棋的文化藝術價值,萬萬不能忽視和短視,按部就班的推行圍棋運動,將圍棋的王道精神發揚光大,期待大家的熱誠呼應。百年大業表面上是個大工程,群策群力的自然效果,力量卻不容忽視。我們推行圍棋運動數十年,具備多種自然且淵源悠久的優勢條件,必定能將艱鉅的使命化為動力,一步步向前邁進。最重要的是在推行的過程中,我們能夠得到的熱心支持、收穫及成就,絕對可以支持所有圍棋人一同走下去。
在運動項目中,對選手的要求是拿出成績;對觀眾的要求是熱忱。選手拿出成績進而出現熱情觀眾或是有群眾需求必出表演人員,是不用爭論的因果關係。讓群眾看懂並且參與活動,才是圍棋活動推行的首要目標。揭開圍棋的神秘面紗,呈現出平易近人的真面目,同時結合其他各種型態的表演藝術引人入勝,是我們努力的近程目標。證明圍棋能夠陶冶性情,進一步突顯出圍棋對於普羅大眾的必要性,則是任重道遠之長程遠景。
我們的理念與實踐
台灣圍棋協會要舉辦的是不同於現今所有圍棋組織的活動和比賽。不同的表現方式,結合的是琴棋書畫,期望的是大家來認識圍棋,推動全民的圍棋活動。我們的圍棋推動方向和理念,以自然為主軸,普及(全民圍棋)和文化、教育、藝術等等價值的確認和實踐為橫軸,期望能體認現況、達成共識、真誠合作、共創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