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棋的本質
www.9star.com.tw 作者:馬逖 來源: 發表時間:2010/1/26   瀏覽人次:4315


                        圍棋的本質                          馬逖

     近來廣泛討論的題目:圍棋是競技還是藝術。以我們的認知,它是競技,也是藝術,更是文化。已故 孫運璿院長念念不忘的第七個孩子是『文化建設』,他的看法是:台灣的文化建設,不是沒有完成,是根本沒有開始。文化建設是國家與社會精神的展現,其重要性是顯而易見的,如德國便將之明定於基本法之中,作為其國家與社會的核心價值。

     所以文化建設,是台灣未來所有建設中最迫切、最重要的基礎建設。圍棋是固有文化,是實踐儒家思想的不二法門,目前不僅在全球蓬勃發展,也是文化建設中最具基礎也最能展現成效的項目。這就是推動圍棋教育的必須性。

    圍棋的吸引力根源於人類的本能--強烈的求知欲望,追求真善美境界的理想。一代宗師吳大國手所稱之『中的精神』,正是儒家思想的中庸之道,不偏不倚,過猶不及。在圍棋的世界中,從名詞、用語到實戰,其核心的概念就是「相對」與「合理」,研究的不外是高低、遠近、大小、攻與守、快與慢的比較,由淺入深,每一程度都是研究這些問題,只是層次不同而以。這種訓練與追求,正符合儒家的中庸精神。儒家的追求,是人性改革,而最好的實踐工具就是--圍棋。

    圍棋教育的終極關懷,在於塑造誠實、尊重、進取的品格。並且在學習圍棋的過程之中,也能同時激發與培養出諸如智力、專注、耐性、勇敢、積極、刻苦、效率、奔放、謙和、關懷等優良人格特質。這些良善的品格與特質不但是圍棋高手所必備,同樣的也是社會上各領域傑出人士育成之基礎。

    圍棋不僅是種技藝,其中更蘊含著深刻的文化與哲學思想。許多古代中國士人藉以達成修身養性之目的,培養超然脫俗、從容優雅的人文精神,並能透過圍棋鍛鍊自身縱覽全局、運籌帷幄之眼光與氣度。也因此圍棋教育的成功,不但是文化建設的重要進展,更是整體社會價值提升的關鍵。

(本文原撰於2001年,2007年張遠錫老師指導,林至曜整理完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