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即是美--境界最終體現出的不是美麗而是強大的東西
作者: 類別:日韓新聞 來源: 發表時間:2010/7/9   瀏覽人次:1362


    拜讀了銀狐先生的《日本 才是圍棋的最高境界》一文,深有領悟。有關境界的討論本來在我的寫作計畫之中,卻始終無法落筆。自認是一個沒有境界的人,所以不敢妄言;而且對於境界,既有無數種定義,也有無數種判斷,始終無法統一。拜先生所賜,我整理了一下思路,嘗試著談一些關於境界的個人看法。

    有關境界一詞的出處,我沒有查到,但是境界一詞的確被廣泛地引用。有關境界眾說紛紜,依我看來,境界無非也就是指事物呈現狀態的深度和廣度。吳清源先生曾經談過有關二十一世紀圍棋的境界,那叫和諧。其中之深奧,比起境界來毫不遜色,我輩之人恐難以理解其中真正的奧妙。即使是身為圍棋大家的聶衛平,也曾經表達過自己的疑惑,坦白說,就是沒聽懂或者是不同意。

    圍棋境界的理解隨著世局不斷地發生變化。李昌鎬帶動了棋界官子革命,而李世石和古力的出現則完全扭轉了對圍棋既定的看法,勝負從官子直接前移到了中盤,並且越來越多的使戰局多元化和複雜化。曾經看過一篇精彩的文章,討論過有關強關聯圍棋的概念,這在根本上顛覆了之前棋手和棋迷對於圍棋的認識。

    境界在其中發揮了多大作用我們不得而知,但如果境界能被通俗地理解成深度和廣度的話,那麼境界其實也就是一位棋手對於各種手段的領悟和自身能力與實施手段之間的契合度。不同棋手在同一局面下採用的手段各不相同,而且可能每一種手段都是可行的;只不過可行的並非意味著最佳,或者說是更佳。特定一手的局面下,一定會存在一手棋超過另一手棋的情況,選擇不同只是因為棋手的境界不同。然後,特定一手之後,特定的下一手就成了自身境界的延續,維持同樣的深度和廣度就變得困難;如果我們一手手連貫地看,最終圍棋的無數手棋就變得繁複無比,這也是圍棋之所以深奧的道理。無論是考慮深度廣度不夠,還是想的很深很廣但是與自身風格不契合,都不可能下出境界很高的圍棋。

    對於一般棋手而言,他們不可能下出頂尖棋手的水準,是因為境界不夠;而頂尖棋手之間的風格無法複製,是因為境界不同。李昌鎬不喜歡下古力式的棋,並非水準不夠,而是因為風格不同,所以他不是古力;但不是古力未必意味著他不強,頂尖棋手有特定的思維,能夠讓他們的能力最大化,未必最好,而是最適合;更何況圍棋境界本來沒有什麼最好,只有更好。

    我看過很多棋手的講解,很少有人敢像聶衛平那樣,前十手就判斷棋手有問題甚至形勢不好的,但是他說的確實有道理,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三星杯常昊對李昌鎬第一局和應氏杯常昊對崔哲瀚的第二局的講解;特別是他有關對崔哲瀚的評價,大意是說,站在頂峰的棋手一瞬間的感覺就應該如何如何,而崔哲瀚明顯還到不了頂尖棋手的高度。隨後十幾手的天下劫打完,常昊明顯優勢,這也證明崔哲瀚第七手確實已經有了中套的嫌疑。

    這個就是境界,對於局面一瞬間的領悟和判斷決定了棋手境界的高低。聶衛平號稱“前五十手天下第一”並非空穴來風,而崔哲瀚在國際大賽中的表現確實也在一定程度上印證了這一觀點。另一方面,由於聶無法持續的保證他每一步棋的深度和廣度,導致他經常出現昏著,這個在我看來是另一個問題,無法混為一談。崔哲瀚的境界的確很高,但充其量指深度而不是廣度,因此註定了他還未能達到李世石和孔傑同等的地步。

    絕大多數情況下境界高也意味著棋力高,因為棋力本來就是境界的表現形式。以暴制暴也好,以柔克剛也好,那是風格,不是棋力,更不意味著暴力的棋手境界就高。能夠看的比對手更深更遠,這個就是境界高,作為結果也一定是勝利者。

 所以相應的又引出了一個話題,就是圍棋的境界一定和勝負有必然的關係。境界為了勝負而服務,不考慮勝負的境界毫無意義。韓幹畫馬,徐悲鴻也畫馬,有沒有境界的差別,我們是沒辦法區分的,但是如果要說誰的馬畫的更好,可能我們還有一絲的標準可以參考,因為在同一領域只有在希望得出優劣的時候我們才會把境界作為一個標準;用韓幹的馬去比戴嵩的牛,充其量我們說兩位都是大家,但根本就是風馬牛不相及,談得上什麼境界之分。

    圍棋也是。本質上圍棋不是風花雪月的藝術,而是波瀾壯闊的戰爭。圍棋之“圍”,比的是地;地之多少,取決於力。因為有勝負,我們才能看出境界,境界這個詞本身是帶有級別性的,無論是王國維的讀書學問三境界,還是佛經詮釋的人生三境界,都是帶有層級遞進,也就是有高低之分的。那麼,在看待圍棋的境界之時,我們自然無法將境界和勝負完全分開。

    在此問題上,顯然不敢苟同銀狐先生的觀點。日本的圍棋文化源遠流長,而圍棋的戰爭史又何嘗不是如影隨形。自古到今,多少名局之爭驚心動魄,遠的不說,讓我們看一下已故圍棋泰斗藤澤老先生曾說過的一段話:“我深為現在的勝負偏離了其本質而痛心,如將一盤棋比作雙方爭100元,幾乎所有的人都認為能拿到51元就可以了。但我卻認為應該拿到其全部,這才是真正的勝利。本來能殺的棋不殺,即使獲勝了,也稱不上是真正的勝利!”

    談這段話的時候是日本圍棋真正輝煌的時刻,那也是日本圍棋境界深遠的年代。相比日本棋界現下的處境,差別何止天壤!

    我尊敬日本不遺餘力的向世界推廣圍棋,但那最多是圍棋文化的境界,絕不是圍棋的境界;把日本圍棋水準的沒落解釋為他們圍棋境界的高遠,私以為無論如何是難以自圓其說的;與其說日本圍棋淡定,還不如說是無奈;他們在把圍棋藝術化的同時顯然遠離了圍棋的本意。創造圍棋並非為了欣賞,而是為了勝負。真正的高手是不會超脫於勝負而單純談論境界的,因為沒有了勝負就沒有境界。中韓缺失的是對於圍棋文化的執著,而恰恰不是對於圍棋境界的執著。圍棋文化沒有勝負,而圍棋有。

    我希望看到所有的棋手都懷著尊敬之心去理解圍棋,因為境界永無止境,不是我個人膚淺的理解就能夠說清的。我們認為宇宙流是美的,因為他強大,永遠失敗的宇宙流談不上境界;同樣,再難看的治孤如果能夠成功,那也是美的,因為他呈現了一種強大的生命力。

    恕我引用一句名言,“存在即是美”。境界在我看來,最終體現出的,不是美麗的東西,而是強大的東西。

 






 發表您的評論
 
 評論內容 (現有 0 倏評論)
 
暫時沒有評論!
本欄目暫時沒有新聞!
 
 
 
 

 更多關於“綜合報導”的新聞

 相關鏈接
   
聶老“食言”再度收徒也是因為緣分 孟昭玉一了十年來夙願  ( 2012/10/16 )
聶衛平透露收徒標準有所轉變:對圍棋有突出貢獻者亦可  ( 2012/10/16 )
“心如刀割”是再恰當不過 孟昭玉大器晚成屢屢屈居亞軍  ( 2012/10/16 )
孟昭玉得償夙願 聶衛平收徒開心直言十年緣分終於到了  ( 2012/10/15 )
棋聖破例收徒 孟昭玉執著感動恩師十年等待終於圓夢  ( 2012/10/15 )
老聶屈居亞軍:怪我這個拳手不夠狠 昏招一來就出問題了  ( 2012/10/9 )
聶衛平:朴文垚很頑強一直挺住沒倒 後來終於我倒下了  ( 2012/10/8 )
柳州杯常昊淩波微步巧妙治孤成功扳平 與李昌鎬快棋決勝  ( 2012/10/5 )
常昊無心戀戰爽快投子 李昌鎬妙手一挖2比1奪得柳州杯冠軍  ( 2012/10/5 )
聶衛平馬曉春常昊朴文垚四龍聚首 巔峰對弈論道鵬城  ( 2012/9/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