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攪局”棋譜公開才有公正 各種爭執把高雅的圍棋推到火炕
作者:耳東每 類別:日韓新聞 來源:上海青年報 發表時間:2010/11/22   瀏覽人次:1490


由於被認為是耗費時間“攪局”,韓國一對棋手被判告負,由此引發了諸多的爭議。韓國媒體認為是中方裁判“強行干涉”,而中國媒體用詞更甚:“韓方耍賴”。讓事件更加複雜化的就是,組委會不願意公佈“全本棋譜”,這讓外界的瞭解僅僅是停留在雙方的口水仗上。到底誰有道理?沒有棋譜,現在連判斷的依據都沒有。

耍賴還是沒有耍賴?這種說法本來就有些輕蔑的色彩。即使從中方媒體的表達來看,韓國這方棋手也並沒有任何無理的舉動,只是安安分分地落子;在被判告負之後,也明確表達“如果不允許合理利用規則,那就認輸”這層配合的意願。棋手很平靜,倒是外界挑釁的言語汙濁了這項運動。

客觀分析:首先,即使是中方媒體也承認,使用的是“中國圍棋規則”,各方適應都需要時間;其次,三天時間內要將全部比賽完成,以致不得不一天進行三輪比賽,因而採取了可以掌控的用時包乾制,這種制度本來就容易引發爭議,因此很少使用;其三,對弈是對於實踐效率的把握,圍棋在官子階段等對手犯錯而上演翻盤的好戲已經屢見不鮮;最後,關於“是否拖延比賽”本來就是主觀色彩濃厚的判斷,在這個時候秘而不宣,等於加重了韓國棋手的冤屈感。

按照目前的處理手段,引起的後果就是:由於屈就時間而設置不合理規則——且這種規則不能像應氏杯規則那樣廣為接受,那麼對於圍棋這項運動本身就是一種打擊,亞運圍棋金牌的含金量也將受到影響;由於不公開棋譜,將無法平復外界的質疑,甚至會被認為“護短”。其實,公開才有公正。若是因為各種站得住或者站不住的理由而隱瞞,則更會落人以口實。所謂“以德服人、不戰而勝”,這樣的話語想必在東亞文化中還是相通的。由於各種爭執,把這項本來高雅怡情的項目推到了火炕上,著實有些作孽。






 發表您的評論
 
 評論內容 (現有 0 倏評論)
 
暫時沒有評論!
本欄目暫時沒有新聞!
 
 
 
 

 更多關於“智力運動會”的新聞

 相關鏈接
   
世界智運會圍棋男女個人賽 中華臺北隊獲二金一銀一銅  ( 2012/8/18 )
都是體制惹的禍昔日輝煌難再續 河南“孔雀”何日再飛回  ( 2011/12/15 )
新老女將對決李赫屠龍勝豐雲 東道主中國隊奪得團體金牌  ( 2011/12/15 )
古力和謝赫五戰全勝 是中國隊智英會奪冠的最大功臣  ( 2011/12/15 )
智英會周俊勳黑嘉嘉勝出 下午與朴文垚李赫爭混雙決賽權  ( 2011/12/15 )
孔傑強手奏凱對山下敬吾三連勝 李赫頑強追擊未能逆轉  ( 2011/12/14 )
智英會中國隊四戰全勝明日對陣美國 奪取冠軍已十拿九穩  ( 2011/12/14 )
眾棋手與小學生互動 古力氣勢如虹冠軍已似囊中之物  ( 2011/12/14 )
智英會團體最後1輪開戰 韓日爭銀李世石大戰山下敬吾  ( 2011/12/14 )
常昊:決賽勝率韓國確實比我們高 還有很多需要總結的地方  ( 2011/12/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