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盡一切艱險後對世俗只剩下沉默——寫在三星杯決賽之後
作者: 類別:大陸新聞 來源: 發表時間:2010/12/12 瀏覽人次:1482
公眾人物接受採訪的機會遠大於一般人,他們的言論因而也成為大眾瞭解他們的視窗。就體育界來說,輸贏是一個永恆的客觀存在,面對輸贏,一個人的觀點和言論會將他的個性和品質放大了展現在公眾的面前。用飛禽來作比喻說幾種典型的人。 麻雀的話最多。因為它們會飛,也到過很多地方,見過很多景色,但人們卻經常因為它們太小,飛得太低,而低估甚至忽視它們的存在。於是麻雀們需要不停的嘰嘰喳喳發表言論來提醒人們它們的存在,比如什麼鷹啊雕啊沒什麼了不起,我也會飛,跟它們誰單挑我都無所謂。可是忽然想起那只住它家隔壁樹上的鷹,那尖銳的爪,深邃的眼,不禁打了個冷戰,補上一句“我們家隔壁那只除外”。這般論調有時能換來人們的企盼,期望它們有朝一日真能變成鷹翱翔萬里。但最終麻雀還是麻雀,鷹也許有時飛得比它們還低,但它們永遠也飛不了鷹那麼高。 還有一種人像鶴,它們能長時間飛翔,偶爾也能一飛沖天,對高空的嚴寒有深切的體會,它們是怎麼也瞧不起麻雀的。尤其是那些曾經沖過天的鶴,甚至對同類也頗多不屑,說一些我那一飛的氣勢和膽略外加技術天下無敵,我那一飛你們沒經歷過的怎麼能懂之類的話。 對於鷹,它們很少直接評論,往往說鷹的資質很好,但要做到那一飛的優美與華麗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明眼人一聽便知它們對於鷹擊長空的羡慕以及對自己無法比肩的無奈。對這一類人,我更多的是同情,至少他們不像麻雀那般無知,不會因為鷹偶爾的低飛而藐視它們超越常人的能力。 最後剩下的就是鷹了,它們從不多說,因為它們知道說了也沒人能懂。高空的嚴寒,俯視天下的寂寞,生死存亡的殘酷,大勝負的慘烈,若非長期翱翔在那雲端絕對無法體會。於是它們學會了無論勝負,輕歎一聲,又展翅前行了。其實想瞭解它們最好的辦法是問它們的同類,但人們卻總是忘記這一點。 在李昌鎬低迷的時候,常昊也許更能正確的評價他的處境和前景。在古力困頓的時刻,為何沒人去問問李世石如何預測三星杯的歸屬?也許大家能聽到一個完全不一樣的觀點。他也許會笑一笑什麼也不說,因為根本沒有必要。歷盡一切艱險後,對世俗只剩下沉默。 麻雀害怕被鄙視,可狂妄換來的還是鄙視。鶴害怕被忘記,殊不知被鄙視比被忘記更可怕。只有鷹,什麼也不怕,什麼也不多說,人們對它們只有敬畏,並祝福它們飛得更高更遠更久。
|
|
|||||||||||||||||||||||||||||||
更多關於“三星杯”的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