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以剛借“半斤豬肉”談現狀 常昊稱給年輕棋手機會不夠
作者: 類別:大陸新聞 來源:上海青年報 發表時間:2010/12/26 瀏覽人次:1354
享譽海內外的上海棋院昨天舉行了喜迎五十華誕的座談會,會前,上海市副市長趙雯會見了上海棋院優秀運動員、教練員代表。 本報上期《球週刊》報導的《圍棋重鎮緣何成了沒尖的金字塔》,在昨天的上海棋院50華誕座談會上,也成了陳祖德、胡榮華等棋界前輩發言的主要內容——上海圍棋普及工作全國最紅火,但如今尖子缺失、人才流失等問題,也非常突出。中國棋院前院長陳祖德甚至當眾為圍棋發展“求關注”。 華以剛借“半斤豬肉”談現狀 1960年,在新中國棋類事業的奠基人、上海市第一任市長陳毅元帥的親切關懷下,新中國第一個棋類項目專業機構——上海棋院正式成立。從1960年胡榮華在北京奪得全國象棋冠軍,到2010年11月倪華、周健超、居文君奪得廣州亞運會國際象棋團體冠軍,50年間上海棋院成績輝煌,總共贏得了57個世界冠軍、148個全國冠軍。 昨天的座談會,雲集了滬上幾乎所有的棋界前輩和要人,幾任中國棋院的院長陳祖德、華以剛、劉思明也悉數到場。座談會並沒有成為普通的“聊天會”,針對上海圍棋發展遇到的瓶頸,眾老紛紛建言,陳祖德說“人才流失真可惜”、胡榮華說“看未來很有危機感”、華以剛甚至舉了自己當年得到半斤豬肉獎勵的例子來請上海方面注重棋類的後勤保障。 中國棋院前院長陳祖德是當初上海棋院(前身叫上海棋社)組建時的第一批棋手,他簡單地回顧了上海棋院作為冠軍搖籃的輝煌歷史後,馬上表示:“現在年輕棋手成長的步子放緩了,世界冠軍拿得少了,是因為人才的流失很嚴重,像江維傑、範廷鈺等小孩,都被國內其他地方搶走了。”“胡司令”胡榮華發言時也表示:“看未來,我們很有危機感、緊迫感,其實不僅是圍棋,包括象棋,也都有老化的趨勢。” 陳祖德猛誇上海圍棋,他說:“上海的圍棋普及非常好,現在就缺人,其實上海的苗子好極了,我前面說的這些小孩都厲害得不得了,贏常昊,所以我希望上海體育局多支持,年輕人只要符合條件,就多給機會,他們會成長很快的。”中國棋院前院長華以剛舉了自己成長的例子,說當初自己在圍棋上有了點成績後,黃浦區體委專門給他發了個通知,讓他去領取了獎勵——“一條接近半斤重的豬肉”,“這在62年是多麼不容易啊!所以,我也希望能夠在後勤保障方面,給上海的棋牌人才苗子解決後顧之憂。” 常昊稱給年輕棋手機會不夠 這樣的呼籲,在座談會現場也得到了體育局局長李毓毅的肯定性表態,他甚至表示:“要編制給編制,要二隊建設給二隊建設!”李毓毅介紹說,“另外,上海棋牌運動管理中心的班子建設我們也會加強,包括編制,包括上海棋牌大樓的建設,我們都跟市領導彙報說,不想讓上海棋院離開南京路,因為這是上海、是南京路歷史文化底蘊的代表!” 李毓毅的表態,陳祖德在會後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表示:“他這麼表態我很高興!之前上海棋院沒有多餘的編制,培養的人才沒有出路,現在給編制就解決了很多問題,培養的人才能夠留下,就不會有那麼多的流失問題了——你辛辛苦苦培養出來的人,被人家一下子全拿走了,拿現成的,你說誰不可惜?” 常昊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則說:“上海的棋類人才流失,有歷史的原因。上海隊以前人才非常多,而且圍棋以前又都認為運動壽命長,所以對後備力量的培養可能有所忽視。但是現在的形勢是,圍棋的競爭越來越激烈,我們給年輕棋手的編制啊、機會啊,還是不夠,他們肯定希望獲得更多的機會,在上海沒有機會自然是要去有機會的地方,於是我們現在人才有點不太夠了。加上現在學棋的模式跟我們那時候又不一樣,我們那時候還是體工隊模式,現在是道場模式,人才要走更容易。” 體育局的表態令常昊非常興奮:“現在體育局和棋院都很重視了,梯隊已在建設中了,我想,上海圍棋的普及和底蘊都還在,普及還是全國第一,上海的家長已經從以前的競技性培養轉變成素質教育的一部分了,所以,一段時間之後,這樣的機制肯定能幫助上海圍棋恢復以往的強勢!” 陳祖德和常昊都認為,如果培養機制能夠良性運作,上海再增加一支圍甲隊伍都毫無問題。陳祖德說,“我今天也見了很多企業家,都表態希望能幫助上海搞兩支圍甲隊伍,我想,以上海圍棋現在的紅火,資源方面應該不成問題。”常昊也嚮往著能有打“上海德比”的一天,“我覺得資源肯定夠,上海的圍棋愛好者這麼多,會是一個很好的促進!”
|
|
|||||||||||||||||||||||||||||||
更多關於“綜合報導”的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