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韓圍棋競爭將會更趨激烈和艱苦 風雨應氏杯弈壇不了情
作者: 類別:日韓新聞 來源:工人日報 發表時間:2012/5/22 瀏覽人次:1677
北京時間 從創辦至今已走過24年風雨的應氏杯,不僅在棋盤內留下一幕幕經典對局,在棋盤外更是不斷謄寫著棋如人生的激情篇章。 應氏杯創辦於1988年,由臺灣著名企業家應昌期出資舉辦。 從創辦開始,應氏杯就與奧運會同年舉辦,每四年舉行一次。再加上應氏杯是當今世界獎金最高的職業圍棋賽,冠亞軍獎金分別為40萬和10萬美元,因此被圍棋界稱為世界棋壇的“奧運會”。在前6屆比賽中,應氏杯留下了很多令人印象深刻的經典瞬間。 1988年的首屆應氏杯在北京舉行,當時因為中日圍棋擂臺賽而聲名鵲起的中國棋手聶衛平狀態正佳,一路殺進五番棋決賽,卻在2比1領先的情況下被韓國棋手曹薰鉉3比2逆轉,從此留下至今無世界冠軍頭銜的遺憾…… 近幾屆應氏杯中,常昊、李昌鎬和崔哲瀚這三位中韓棋手,更是給棋迷們聯手上演了一幕“連環局”的好戲第4屆應氏杯,常昊在決賽中不敵李昌鎬,一度陷入世界大賽“六連亞”的怪圈難以自拔;2004年的第5屆比賽,厚積薄發的常昊終於否極泰來,在決賽中擊敗韓國棋手崔哲瀚後,收穫了夢寐以求的應氏杯冠軍;與冠軍失之交臂的崔哲瀚,則在4年後的第6屆應氏杯捲土重來,再度晉級決賽並一舉奪冠。而他在決賽中所擊敗的對手,正是被常昊譽為“永遠對手”的李昌鎬…… 在已經進行的6屆應氏杯中,韓國棋手的表現尤為出色,已先後摘得5次桂冠。近年來,中韓競爭已然成為世界圍棋界的主流。即將揭幕的第7屆應氏杯,中韓棋手間的對抗依然值得期待。 從上屆比賽開始,應氏杯參賽名額的分配進行了變革,種子棋手由以前的8強改為冠亞軍棋手。本屆比賽,中國隊共有10人出戰,分別是劉星、孔傑、朴文垚、古力、江維傑、陳耀燁、邱峻、檀嘯、謝赫和範廷鈺。其中,1996年出生的小將范廷鈺是首次直接獲得世界大賽本賽資格。韓國隊則有6人出戰,除了上屆冠亞軍崔哲瀚和李昌鎬,還有李世石、樸廷桓、元晟溱和金志錫;日本隊的4名棋手分別是趙治勳、高尾紳路、羽根直樹和結城聰;張栩和王元均將代表中華臺北出戰;此外,代表北美參賽的棋手是來自美國的楊慧人,代表歐洲參賽的是羅馬尼亞的卡塔林。
|
|
|||||||||||||||||||||||||||||||
更多關於“應氏杯”的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