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商界棋王 林董棋開得勝
www.9star.com.tw 作者:林英喆 發表時間:2015/12/15 上午 10:19:10   瀏覽人次:1876


大陸最大的新聞網站新浪網近日和大陸棋聖聶衛平共同發起尋找商界棋王的活動,邀請了贊助圍棋賽事的商界精英出賽。目前為止,有大陸金立公司董事長劉立榮、上海建橋集團董事長周星增、中信置業公司董事長胡東海、葫蘆島七星集團董事長宋樹新、江蘇恆康公司董事長倪張根、洛陽旭昇房地產總經理章廣躍、台灣矽品精密公司董事長林文伯及大陸體育之窗文化產業集團首席策略官謝駿等参賽。
尋找商界棋王第一戰。

第一場比賽就是林文伯董事長與體育之窗的策略官謝駿對弈,結果是林董事長持白棋棋開得勝。
林董棋開得勝。

這項別開生面的棋賽,在籌辦期間即已在棋界及商界中傳了開來。有趣的是第一場棋賽在本月五日錄影完畢,但訪問與對弈的視頻公開披露之日,謝兩位對弈者卻預計在台北會面,人生棋緣,從北京結到台北。
林董與對手謝駿先禮後兵。

新浪網對這項賽事甚為重視,錄影當日好似拍電影般嚴謹,雖然只是在網路上呈現,但兩位主角賽前,就由最近在大陸圍棋TV甚受好評的美女主播賈罡璐職棋二段訪問了快一個小時。比賽記譜的是以色列的職棋初段阿里、賈巴林。
美女主播賈罡璐職棋二段。

更難得的是打鐘的是新浪著名NBA球評朱彥碩,他來自台灣,同時也是業餘高手,對林董棄棋從商,最後又回饋棋壇甚是景仰,得知新浪有此賽事,第一個報名義務打鐘。因為他說看到心目中的偶象,就已人生值得,如果更能近距離觀棋,那更人生難得。
記譜的阿里職棋初段與打鐘的朱彥碩和主持人,等待開賽時。

看到新浪擺出這樣大的陣仗,久經台灣媒體洗禮的林董亦仍兵來將擋水來土淹,如演電影般主角,任憑導演的要求,或擺pose,或重來一次,皆不以為忤。錄影時,強烈的燈光照射下,亦從容淡定,幸好那天北京天氣乾冷,舒服的得。
林董在新浪Logo前擺pose。

林董在台灣有鐵嘴之稱譽,早已商界有名氣,而成立海峰棋院,推廣圍棋,更為棋迷津津樂道。最近又因為日月光購股之事,更是在新聞風口之上。但在大陸,還不太為棋迷所熟知,因此賈美女主播訪問時,就是循序漸進,先從兩人最先在什時候和圍棋結緣開始?

林董說,在上初中的時候正好趕上林海峰挑戰坂田榮男。當時認為很有意思,就跑去學棋,至今已經有五十年以上了。被問到後來辦海峰棋院是否也和此有關?林董說,他人生第一桶金是一九七四年時得到台灣第一屆名人十萬元,以及大華晚報辦的冠軍賽八萬元,就拿這十八萬元去做生意,賺到錢了,就創辦了海峰文教基金會,邀請林海峰老師當董事長,就這樣在台灣推廣圍棋了。
訪談循序漸進。

接著被問到圍棋在各自的生活中扮演什樣角色?林董說,圍棋給他很多幫助,在社會上交到很多朋友,幫助他成長。做生意時,更受到棋友的幫助,所以他常說以棋會友,真的是如此。他的兒子娶了林海峰的女兒當媳婦,也是一段佳話。所以圍棋在他的人生中,非常難以割捨。

林董的對手謝駿對台灣棋迷來說,相對陌生,但前些年他研發出一套隊際賽辦法,就如同一盤局分三階段下,第一人一到七十二手,第二人七十三到一四四手,最後第三人收官到棋局結束。如此則可以讓大家知道棋局進行中的思維過程。謝駿說,他是因為工作單位有同事喜歡下棋,在看棋書時,他問他們在看什麼時,還被笑不懂圍棋,那時才開始認識圍棋的。第一本圍棋書到現在都還記得很清楚,那本書是加藤正夫寫的《圍棋攻防技巧》。看了那本書後,就像迷金庸的武俠小说一樣,完全進入了围棋的世界。其後,中日圍棋擂台賽才開始,也是巧合。

至於圍棋在謝駿生活中扮演的角色是什麼?謝駿說,圍棋對他而言叫做黑白鴉片,很多人都很癡迷圍棋,但他下棋時卻得了一種“博弈癲癇”的病。會傷害他的身體,嚴重時甚至須送醫急救。雖然非常痛苦,但是他又從圍棋認知了社會,在事業上得到的幫助更多。 主持人又問兩人從圍棋中收獲的感悟是如何運用到工作中的?林董說,從圍棋中他知道一些做事的道理,就像圍棋是一個人下一個子,黑棋下一子局勢就偏向於黑棋,白棋下一子就平衡了,就像做生意一樣,要有诚信。圍棋帶給他的是一個誠信的性格。

謝駿則說圍棋是什麼?他總結經驗是目標、策畫、實施、評估的職場縮影。就如在棋盤上下棋,就須訂定贏的目標,整個策略、布局、實施都評佑每一手棋價值和得失,尋求形勢的判斷。所以圍棋是無所不在,在商業中的價值是很深層的。

為了讓大陸棋迷知道海峰棋院及台灣圍棋發展的情況,主持人也問到這個問題,林董回答說,台灣目前積極推動圍棋的機構有台灣棋院和海峰棋院,另外還有中華棋協及中華職棋協會,職棋經常活躍的有六十多人,規模不太大,最近他在海峰棋院成立精銳隊,初步目標設定,希望他們能打入世界賽的前八強或是前四強。
林董在特製的棋盤上簽名留念。

林董也說到業餘棋界的發展,比職棋來說更蓬勃,每年有上百場棋賽,有的甚至有兩三千人的比賽。至於海峰棋院過去主辦過長青賽、大專盃及長青賽,都已有十多年歷史,除了 大專盃已由他人接辦外,女子圍棋及長青賽都受到熱烈歡迎,不過比起三千人的比賽,他們的規模就小多了。

主持人接著請謝駿談他創始隊際賽的緣由,謝駿說,北京奥運後,他們就在想京奧能留下什麼呢?他們就思考京奧對中國大陸體育影響甚大,如何能讓體育產業激活。因為他愛下圍棋,就想有没有中國創造的項目能走向世界,像籃球和足球那樣風靡世界呢?就想到只有圍最適合了。正好前年他去波蘭參加歐洲圍棋大會,看到歐洲人下棋是個玩意兒,就是play,就是game,所以就想能不能讓圍棋和籃球與足球一樣,有現代運動的娛樂元素。如暫停、換人、紅黄牌。

有一天想通了,為什麼不能將一盤棋分節,有暫停和換人的方式。後來找了很多職棋與業餘高手測試,結果出乎意料受到歡迎。在那之後,在歐洲及日韓都也測試,他們都認同這個方式有助於圍棋發展,有利於走向大眾和產業化。當然這也不影響個人賽,他希望未來職業的業餘的,包括頂尖的圍棋隊際賽和個人賽共同發展,把围棋推向大眾。

主持人又問到:把圍棋上的道理運用到工作中,有没有比較有說服力的案例與大家分享?

林董說,在優勢的地盤作戰,做生意也是一樣,要找到對自己有利的關鍵因素来作戰。另外圍棋是一個人下一子,很不容易將對方的子拿掉,做生意也是一樣,要讓對手把錢從口袋拿出来,也是需要耐心的。不是你下一手好棋你就能贏棋。每一手棋都要認真面對。避免犯錯誤,絕對不能犯大錯誤,不然整盤棋都扳不回来了。林董也認為隊際賽像他當年打橋牌一樣,兩三個人多研究,三個臭皮匠當然勝過一個諸葛亮。
棋局終了之際,朱彥碩也參與覆盤。

最後主持人要兩人和棋迷分享圍棋给各自人生帶來最深的感悟是什麼?林董說,圍棋就是有勝有敗,人生也是一樣有起有落,坦然面對。謝駿則說,圍棋對他來說,更接近於宗教信仰,圍棋是解讀生命和自然的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