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海嘯下的圍棋界
www.9star.com.tw 作者:李敬訓 發表時間:2009/10/23 上午 08:01:03   瀏覽人次:3826


自2008年下半年,由於二次房貸及公司連動債券,在美國華爾街引爆了一連串的金融危機,著名的「雷曼兄弟」倒閉,讓此一風景愈演愈烈,終於引發了金融大海嘯,席捲了全世界,幾乎沒有國家能倖免於難。

除了受災最重的金融業,電子業、汽車、房地產莫不哀鴻遍野,叫苦連天。在各行各業都受到經濟海嘯的衝擊下,圍棋界自然也危機四伏。

日本人辦圍棋比賽,從來不輕易喊停。在經濟海嘯下,「女子最強戰」宣佈停辦,「豐田盃」劃下句號。連業餘圍棋賽的最高殿堂----「世界圍棋大賽」,也轟然倒塌,成為絕響。

未來是否還可能會有比賽會宣佈停辦,目前不得而知。但現有的比賽不再增加經費,則是目前殘酷的事實。

1998年亞洲經濟風暴,東南亞國家如印尼、泰國、馬來西亞遭受重創,韓國則更悽慘,被國際貨幣基金ZMF接管,由報社贊助的圍棋賽大多停辦,一時之間,圍棋界人心惶惶。正因為如此,韓國圍棋一改仿照日本模式的「無棋不成報」,也就是由報社贊助的圍棋比賽,轉型為企業贊助。

10年來,韓國的經濟發展,由復甦而起飛。而再次的金融風暴,不僅讓韓元大幅度貶值,曾是韓國圍棋龍頭的「王位賽」,也因此劃下了句點。韓國棋迷的人數,由超過一千萬人,減少到目前的八百餘萬.。韓國棋院內部要求改革的聲浪,一波高過一波。

中國大陸的圍棋,屬於國家體制。圍棋界的菁英都隸屬於國家圍棋隊,有基本工資可領。雖然中國的外銷訂單銳減,失業人數屢創新高,但目前看來,圍棋所受波及不算嚴重。

與中日韓相較,台灣的災情最為慘重。表面看起來,台灣棋院照常運作,比賽雖略有減少,而由於「海峰基金會」的加入,「棋王賽」與「中日精英賽」相繼舉辦。應氏基金會除了原有的「名人賽」,又新添了「十段賽」。總和起來,職業棋賽的量與質,並未受到經濟海嘯的嚴重衝擊。

    但台灣圍棋的根本所在,各地的圍棋教室面臨了嚴重的招生不足問題,基礎較淺的圍棋教室只有走上歇業一途,為數眾多的圍棋教師,收入也隨之而銳減。

台灣圍棋界要如何面對並解決目前的困境,至關重要。如果任憑各地的圍棋教室自生自滅,不出五年,職業棋界將無可用之兵,可戰之將。台灣圍棋將由中日韓之外的「第四勢力」沉淪,不知伊於胡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