純金、渡金還是燙金的段位證書?
www.9star.com.tw 作者:smartier 2010.1 發表時間:2010/1/10 上午 07:36:57   瀏覽人次:3208


最近有一個傳言,就是台灣棋院打算發業餘段位證書,但擬採取把關從嚴、收費從高的辦法,引起某些棋友關切。有人認為,中華棋協的「平價」證書費已讓人垢病,台灣棋院又要來一個「高價」的證書費,實在過份。但從另一個角度看,人家也沒強迫你「買」,只要你不理他,管他一張十萬八萬,都跟你無關。就像我的同事,以前有人花幾十萬買高爾夫球證,也有人花不知幾萬買健身房使用權證,我呢,一點也不動心。我打桌球,三個月一千;到公園快走、慢跑,免費。台灣棋院這張證書,到底是純金的、渡金的,還是燙金的,或許不久後就會揭曉。到時我如果有段位棋力,會花個萬兒八千的去取得一張嗎,嗯,還要再考慮考慮,不過,一向吝嗇的我,大概會自己印一張比較省錢。

照道理講,段位和棋力應該一致,段位越高,棋力應該越強,段位證書是具有公信力的棋力證明,棋賽若採分段制或手合制,都應該以證書為準。但基於很多原因,使得段位重量不重質,而且只進不退,棋力卻不是這樣,兩者之間就出現了落差。有人說,在台灣,同樣是業餘6段,強方可讓弱方三子,並不是稀罕的事,我不是6段,不知道是否真的,但相信這種說法不是空穴來風。但是,很多東西都不是證書可「證明」的,結婚證書能證明什麼?教授證書能證明什麼?

日本職業棋壇,以往對局的棋份,大致採用差一段讓半先制,或者叫做三分制:即九段對九段,分先;對八段,半先(先相先,即八段者執黑、白、黑);對七段,先;對六段,先、二、先;對五段,二、先、二;對四段,二子;對三段,二、三、二;對二段,三、二、三;對初段,三子;其餘各段依此類推。相信這是根據許多實戰對局結果,制定出來的「公約」,在當時似乎沒有什麼太大的爭議。時至今日,九段要讓初段先,恐怕都有困難。若讓三子,我看十之八九都會潰不成軍。

業餘棋手棋力沒有職業棋手穩定,段位也稍微虛浮,所以有人建議採段差一先制,即7段對7段,分先;對6段,先;對5段,二子;對4段,三子;對3段,四子;對2段,五子,對初段,六子,其餘各段依此類推,似乎也滿合理。如果台灣棋院真的要從嚴發證,應該先有一套評估機制,訂出合理的段位準則,否則過不了多久,跟中華棋協就會沒有兩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