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棋費腦費體力——智運會五項哪種最複雜?
作者: 類別:大陸新聞 來源:Tom 發表時間:2008/10/8   瀏覽人次:2756


    圍棋、國際象棋、國際跳棋、橋牌、中國象棋,當五種智慧聚集到一起時,究竟哪種遊戲最能夠體現智慧,究竟哪種遊戲最為複雜,這似乎並不是個可以橫向比較的問題。雖然是這樣,怎奈好事者還是想方設法想要得出個答案,在經過本文介紹之後,也許聰明者心中自會有個分曉。
 
  圍棋———費腦、體力
 
  圍棋棋手在經過了一天的比賽後都是滿臉的疲憊,尤其是在進行過番棋的比賽後,棋手們都要經過很長時間的休息才能夠恢復過來。可以看出,圍棋對於一個人體力、腦力的消耗都並不比那些比拼體力的競技項目少。
 
  其實,棋手們如此看重體力的鍛煉更重要的是為了保證在比賽中有充足的腦力。為什麼棋聖聶衛平如今贏個棋都是新聞,為什麼號稱前50手天下無敵,最後卻往往被昏招所累。當人們看到聶棋聖甚至有時需要邊下棋邊吸氧時,似乎明白了,如今的聶衛平雖然對圍棋的理解依然天下無敵,但他的腦力已無法適應強度過高的比賽。
 
  常昊在應氏杯奪冠後曾經說過,他需要休息至少半年。同樣,在春蘭杯中國隊會師四強時,常昊又說,由於年紀的增長,今後的他再無法全線迎戰,在外戰與國內比賽中他需要取捨。棋手用自身的經驗與實例告訴了人們,圍棋真的很費腦子。
 
  中國象棋———多愛好者
 
  無可辯駁的是,圍棋在中國的地位遠遠要比中國象棋高得多,每到大賽,圍棋的報導都可以說是鋪天蓋地,而作為中國歷史最為悠久的傳統文化之一的中國象棋卻是越來越無聲無息。
 
  然而實際上,在中國象棋的愛好者要遠遠高於圍棋,僅僅一個網站的中國象棋博客的關注程度便已經遠遠高於圍棋。據不完全統計,中國的象棋愛好者高達2億之多。光是這一數字,便已經非常驚人,也就是說,在中國7個人中便有1個中國象棋愛好者。想想,中國球迷數量據說也就2億左右,一個棋類項目能夠有這麼高的支持率,不管中國象棋如今發展如何,它都足已傲視群雄。
 
  國際象棋———有思想性
 
  在所有棋盤遊戲中,國際象棋是一種把戰略戰術和純技術融為一體的理想遊戲。和西洋雙陸相比,雙陸棋勝負決定於骰子一擲,不由自己做主;和國際跳棋相比,國際棋子的規模化控制了技術上的勝負。可以說,國際象棋是最具思想性的一種棋類遊戲。
 
  談到國際象棋的複雜性時,葉江川表示:“國際象棋的變化可以說是一個天文數字,它就像是一棵大樹,任何一步棋都可以演變出無窮的變化。而這些變化又像是樹幹般可以衍生出無數的樹杈。”
 
  葉江川告訴記者,每當國際大賽,對於棋手來說從準備開始便已經進入了一個非常複雜的階段。“我們比賽前要給棋手準備非常多的對局演算,爭取在準備階段通過很多固定的例子以及對對手的瞭解來找出在比賽中可能出現的變化,但這也只能是碰運氣。因為在無窮多的變化中,我們也只能從大體的角度來猜測。所以我也不能說國際象棋是最考驗智慧的,但國際象棋的確是非常複雜。”
 
  橋牌———具偶然性
 
  作為智運會上唯一的非棋類項目,橋牌也具有著四棋所沒有的偶然性。
 
  雖然橋牌比賽已經將發牌的偶然性消減到了最小,通過競賽規則做到了儘量公平,但可以想見,橋牌的賽前變數依然要比雙方棋子固定的棋類專案多很多。
 
  打橋牌的樂趣主要在於少靠運氣、多憑智慧而贏牌。在打牌過程中,要運用很多數學、邏輯學的知識,計算和記憶能力在橋牌中非常重要。但少靠運氣並不等於不靠運氣,橋牌的基本過程類似于簽訂合同的全過程,所謂定約英語中就是“合同”之意:投標、競標,雙方討價還價,最後由一方簽得合同,然後此一方為完成合同任務而制訂計畫,而另一方則為其設置障礙、阻止其完成計畫。多勞多得和儘量減少損失等原則在橋牌中體現得非常充分。
 
  國際跳棋———有趣味性
 
  在智運會中,最具趣味性,對中國人也最陌生的項目應該算是國際跳棋。國際跳棋是一種吃子遊戲。一方嘗試在有100個格子的棋盤上“吃掉”對手所有的棋子,或使對手的任何棋子都無法移動。
 
  對於國內來說,國際跳棋還是一個非常年輕的項目,說它年輕,是因為國際跳棋在中國開展僅僅有1年零1個月的時間。然而,在這麼短的時間內,這個剛剛進入中國的舶來品便已經吸引了大批愛好者,原因就是它的規則簡單,趣味性強。
 
  四川國際象棋隊教練的高升健曾表示:“國際跳棋上手是很快的,一般人大概5分鐘就能學會,而且由於它有吃必吃的特點,會讓很多小孩迅速接受。國內現在的門檻很低,大家水準都有限,說不定在學一段時間後,一不小心就變成了成都第一高手,這些都是非常有誘惑力的。”
 
  其實,國際跳棋只是入門非常容易,但真正想要成為高手就不那麼容易了。本屆智運會中國國際跳棋隊的主教練常小勇表示:“其實國際跳棋對於計算能力要求非常高,棋手往往要在幾百萬種選擇中很快找到那個唯一正確的。”





 發表您的評論
 
 評論內容 (現有 0 倏評論)
 
暫時沒有評論!
本欄目暫時沒有新聞!
 
 
 
 

 更多關於“圍棋”的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