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棋聖 國際成績不佳國內比賽分紅
作者:李浩然 類別:日韓新聞 來源:新浪體育 發表時間:2008/10/24 瀏覽人次:1434
新浪體育訊 特約記者李浩然報導 本屆農心杯,山下敬吾九段作為日本隊先鋒出場,在與中國隊先鋒柁嘉熹三段對陣時,山下敬吾一進入中盤戰即敗局已定,其後的百餘手僅僅是盡點人事而已。
棋局內容很難用高手對陣來形容,山下敬吾通盤完敗。要不是柁嘉熹在中腹戰中放棄屠龍,山下敬吾輸得更為難看。還在不久前結束的智運會圍棋賽場中,以日本棋聖之尊參賽的山下敬吾九段在與中國、韓國、中華臺北棋手對沖戰中一概落敗,內容也是頗為難堪。
堂堂日本棋聖,每獲得一次頭銜,即有4200萬日元進賬,這個數字是三星杯冠軍獎金的兩倍,但在對外作戰中,卻是如此羸弱。好不容易在08年的LG杯和三星杯賽中打進八強,稍有起色,卻僅僅是曇花一現。在一個中國等級分排名第18位的三段面前,棋聖竟束手無策,令人吃驚。
還在07年三星杯摘牌大會上,第一個獲得選擇對手權利的許映皓六段登臺後,選擇的對手是山下敬吾。其時,尚有15名直接進入本賽的棋手在靜候著。日本棋聖被當作最受歡迎的對手,不得不說是日本最大頭銜獲得者的一種悲哀。
不是山下敬吾當了棋聖就不行,當年羽根直樹九段以棋聖頭銜出戰世界大賽時,也是鮮有勝績,難得開和。而在數年前,山下敬吾還在農心杯賽中擊敗常昊,羽根直樹也在春蘭杯賽中擊退曹薰鉉九段和羅洗河九段等強手,打進決賽。
為何僅僅數年時間,這些尚為年輕的日本高手們卻不進反退了呢?這簡直是世界棋壇一大怪現象。
也許是缺乏強有力的競爭,也許是沒有新鮮血液的刺激,也許是日本兩日制等獨特賽制的影響……王銘琬九段說,日本棋手過於注重棋理、棋形,不像中韓年輕棋手那樣注重實戰。如果整體氣候如此,就是有張栩九段這樣的“另類”也會被淹沒,進而被同化。曹薰鉉九段曾表示,日本圍棋自救的一個壯士斷腕之策是開放日本棋戰,讓中韓棋手自由參賽。但這樣的決然之舉日本棋手們又怎會同意?一如國際圍棋聯盟秘書長重野由紀所言,“日本因為國際棋戰成績不佳,就想著把贊助商的那點獎金在國內棋戰中分掉。”
八十年代的日本棋聖,老聶東渡日本時,想與之下盤棋都難;九十年代的日本棋聖,餘威猶存,趙治勳、小林光一出戰,沒有哪一位對手敢言必勝;進入新世紀的日本棋聖,已經只能在過去的棋譜中追憶昔日棋聖們的榮耀了。
|
|
|||||||||||||||||||||||||||||||
更多關於“日本棋聖”的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