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敢橫刀立馬?惟我常大將軍.
作者: 類別:日韓新聞 來源:華西都市報 發表時間:2008/2/22   瀏覽人次:1782


  誰敢橫刀立馬?惟我常大將軍。

  當“官子皇帝”在劣勢下使出超常規手段時,棋局其時已經進入未知狀態——在讀秒聲的催促下,比賽的技術其實已經退化成次要層面,所以網上講棋的朴正祥一聲驚呼:“現在這兩個人都在下什么?!”

  錯進錯出,第九屆農心杯決勝局的后半盤你其實已經無法領略到精湛的技藝,只能閱讀兩位對局者燃燒的斗志。

  四連勝,常昊挺過了他在本屆三國擂爭中的極限。他并沒有留下足以傳世的棋譜:對高尾紳路,他勉強用中腹那只紙糊燈籠克敵制勝;對李昌鎬,如果棋盤再大一點,也許真的會反輸半目;對朴永訓,后院失火之后,他干脆用一套至剛至猛的擒拿法,將對手的23枚棋子照單全“裝”——這樣的戲劇事后看卻沒有任何邏輯。

  然后華以剛笑了,手里那尊水晶獎杯是中國棋迷長久期待的某種結晶——結晶到手之后,意味著新的期待會催生新的結晶……他明白這場元宵節的勝利,僅僅是馬拉松選手中途的一次喘息。

  挺過三國擂爭的極限,才能清楚地看到我們的局限。關於局限,“歷史超男”易中天曾與“國學超女”於丹有過一次對話,易中天提出“人人要有不較勁的心態”,於丹則以“局限”相呼應——“有局才有限,我們老是人為地做一些局,然后為其所限,那就是自己跟自己較勁。”具體到三國擂台賽中,中國圍棋的局限相當明顯。一方面韓國“鐵閘”李昌鎬累了,累得一心想走下主將台來休整;另一方面,我們的棋手和棋迷,對於農心杯冠軍的到來如飢似渴。16年至今,一提三國擂爭,我們就會自己跟自己較勁,因為在2008年元宵之前,所有沖擊無不以悲愴告終。

  極限的另一層意義,就是經久的局限被打破。張飛扔掉屠刀,才會有他的丈八蛇矛;曹操從洛陽縣北部尉做到冀州牧時,魏國的霸業才在他心中初具輪廓……

  當某種局限被打破,最沒有意義的事情是細細審視一地的枷鎖。我的意思是說,不同於曾經塑造過當代中國圍棋的“元年”的中日圍棋擂台,農心杯的首次摘取固然可喜,我們還得明白兩個事實:首先,以中國職業圍棋界的整體實力,16年來本該把握一次奪冠概率;其二,韓流奔騰於前久矣,我們的每一個冠軍,都只能視作一次奠基。






 發表您的評論
 
 評論內容 (現有 0 倏評論)
 
暫時沒有評論!
本欄目暫時沒有新聞!
 
 
 
 

 更多關於“常昊 華以剛 農心杯”的新聞

 相關鏈接
   
誰敢橫刀立馬?惟我常大將軍.  ( 2008/2/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