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年春蘭杯數據盤點 日本年輕棋手連續三屆無緣8強
作者:謝銳 類別:日韓新聞 來源:體壇週報 發表時間:2010/4/2   瀏覽人次:1430


       記者謝銳報道 日本圍棋數據庫網站近期發佈了一組有關中日韓棋手在歷屆春蘭杯八強、四強、決賽的人數分佈情況,得出了不少有趣結論。

  首屆春蘭杯,即使中國8人參賽,也改變不了韓國棋手稱雄的事實,八強戰中,中國2人,韓國4人,日本2人。四強中,韓3中1,日本棋手全部出局。決賽成為韓國棋手內戰,其時韓流肆虐,春蘭杯亦不例外。

  第二屆春蘭杯是日本棋手發揮最好的一屆比賽,儘管進入八強的日本棋手只有2人(中5韓1),但這兩人都打進了半決賽,而且決賽中代表日本棋院出戰的王立誠九段還奪得冠軍。這屆春蘭杯,韓國棋手甚至連四強都未進入,也是少見。

  第三屆春蘭杯八強中,中國5人,韓國2人,日本1人,但結果再次證明,人多不等於強大。僅一輪過後,僅有1名中國棋手進入四強。再過一輪,中國棋手銷聲匿跡。春蘭再次買鞭炮給別人放。

  在1998年-2002年五年間,王立誠九段和依田紀基九段堪稱是日本外戰兩條槍,尤其是王立誠,連奪2000年第二屆春蘭杯冠軍,還與韓國劉昌赫九段爭奪第三屆春蘭杯冠軍,儘管最終屈居亞軍,但連續兩年打進決賽,王立誠當時的實力足以與最強的中韓棋手比肩。

  2003年底開賽的第四屆春蘭杯,日本棋手強勢達到極致,第一次在八強中佔據三席,初出茅廬的張栩九段、名門之後羽根直樹九段和關西棋院第一力戰派結城聰九段一同打進八強,隨後在深圳舉行的八強戰和半決賽中,羽根直樹連勝曹薰鉉九段和羅洗河九段,打進決賽,呈現出日本棋壇後繼有人的上升勢頭。可惜羽根直樹在決賽中0比2不敵李昌鎬,此後在世界大賽中一直未能回過勁來。

  自此日本棋手開始在春蘭杯賽中走下坡路了,下滑趨勢竟是如此明顯,儼然加速度一般。第五屆比賽八強,中國棋手佔據六席,另兩席分別為李昌鎬和張栩所獲。八強戰中,張栩不敵胡耀宇,但李昌鎬卻一路連勝,直至奪冠。

  第六屆春蘭杯是中國棋手的翻身之戰,八強戰中,中國6名棋手對抗韓國最強的二李,即李昌鎬和李世石。在廣州白雲山腳下進行的八強戰中,韓國二李分別被古力九段和謝赫七段所淘汰,中國棋手首次包攬四強,提前兩輪獲得冠軍,長長地出了一口憋屈了8年的鬱悶之氣。

  第七屆春蘭杯,日本棋手連續第2次無人進入八強,衰敗跡象濃重。中國棋手則繼續強勢,在八強中佔據七席,差點創下包攬八強的奇跡。八強中唯一的非中國棋手李昌鎬九段以一對七,深陷絕境,盡展英雄本色,連過古力九段和孔傑九段兩關,第四次打進決賽。

  決賽中,李昌鎬和常昊完成“十年之約”,一直以追趕者形象出現的常昊在李昌鎬走下神壇後,終於首次佔據春蘭之巔。這位從首屆春蘭杯起就未曾缺席過的“年輕老前輩”,終於第一次嘗到了春蘭冠軍滋味。

  第八屆春蘭杯前兩輪比賽剛剛結束,八強中再次出現熟悉的格局,中國棋手佔據5席,韓國2席,日本1席。稍感意外的是,日本這一席位是由54歲老將趙治勳九段獲得的,在為這位老前輩的不滅鬥志鼓掌歡呼的同時,也不禁為日本後繼乏人的現狀而擔憂。算起來,日本年輕棋手已連續三屆缺席春蘭杯八強了,這種現象無論如何也不能說正常。






 發表您的評論
 
 評論內容 (現有 0 倏評論)
 
暫時沒有評論!
本欄目暫時沒有新聞!
 
 
 
 

 更多關於“春蘭杯”的新聞

 相關鏈接
   
世界圍棋是中韓持續對抗還是向中國傾斜 春蘭杯成為風向標  ( 2012/4/2 )
華學明:小羋開局就很急 古力經常自嘲自己的官子不好  ( 2012/4/1 )
中韓對決僅朴文垚勝出 2012年以來多次交鋒首次總比分落敗  ( 2012/4/1 )
聶衛平:我們年輕棋手的長處是很能拼 笑到最後的人最厲害  ( 2012/4/1 )
春蘭杯充滿困惑 很難達到“十全十美”的預期  ( 2012/4/1 )
春蘭杯16強賽:陳耀燁擊敗趙治勳 羋昱廷不敵樸廷桓  ( 2012/3/30 )
趙治勳妙語連珠:我比羋昱廷吃得多 以後可能會來中國學棋  ( 2012/3/28 )
春蘭杯16強賽30日進行:古力大戰金志錫 邱峻惡鬥李世石  ( 2012/3/28 )
因為隨著年歲和閱歷的增長 現在的李世石讓人覺得很可靠  ( 2011/7/2 )
經驗積累需要付出代價 春蘭杯“淡定哥”弈出新希望  ( 2011/7/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