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蘭杯充滿困惑 很難達到“十全十美”的預期
作者:饒揚燦 類別:大陸新聞 來源:楚天金報 發表時間:2012/4/1 瀏覽人次:1980
在中國內地春蘭杯已不再是唯一的世界圍棋大賽,剛剛結束首輪比賽的第九屆一如既往地只有24人參加,與三星、LG、BC卡、百靈等冠名的世界大賽動輒上演青春風暴相比,充滿困惑的春蘭杯很難達到“十全十美”的預期…… 唯一之惑:變相“超生” 壟斷不再 歷史:14年前春蘭杯問世,春蘭集團與中國棋院簽署協定:若春蘭不主動退出,春蘭杯將是中國內地企業主辦的唯一世界大賽。 現狀:中國內地企業出資贊助的第二項國際性圍棋大賽、冠軍獎金高達180萬元的百靈杯上月初橫空出世,目前已經決出32強。百靈杯世界圍棋公開賽由國際圍棋聯盟和貴州省人民政府主辦,中國圍棋協會和貴州省體育局承辦主辦單位既不是中國圍棋協會也不是百靈集團,這等於給百靈杯變相發放了“准生證”,春蘭杯的唯一性不再。 賽制之惑:死守傳統 不思求變 歷史:1998年首屆春蘭杯共邀請24名棋手參賽,名額分配為中國9名、日本6名、韓國5名、中華臺北2名、美洲1名、歐洲1名,前四輪為單敗淘汰制,決賽採用3局2勝。 現狀:春蘭集團副總裁劉亞夫日前表示,一項賽事從一開始制定的某種賽制,本身就會有其優勢和缺陷,春蘭杯既保持原汁原味的風格,又保留其賽制自身的特點,“短期內我們並不打算在賽制上有所改動”。與不斷發展的棋壇相比,春蘭杯更像是老古董。數次傳出春蘭集團有退出舉辦這項比賽的傳聞,搖搖晃晃之間離其舉辦的“十全十美”僅一步之遙。 活力之惑:新人無緣 波瀾不驚 歷史:聶衛平、馬曉春等老將加名將,再加上美洲歐洲兩個業餘棋手,春蘭杯的第一輪總是強弱分明,其影響力也很有限。 現狀:百靈杯32名種子選手還未出場,預選賽就殺得風生水起,當謝爾豪、楊冬、陳賢等一系列令人陌生的90後沖進64強時,棋迷們甚至要百度一下他們的學棋經歷。春蘭杯由於參賽制度不變,選來選去還只是等級分靠前的幾位名將、老將。出名要趁早,春蘭杯已成為人為設置的屏障和樊籬阻擋年輕人前行。
|
|
|||||||||||||||||||||||||||||||
更多關於“春蘭杯”的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