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棋定段賽堪稱嚴酷高考 各大道場之間上演激烈競爭
作者:謝銳 類別:大陸新聞 來源:體壇週報 發表時間:2010/5/7   瀏覽人次:1497


                                                            葛道醒目的定段賽倒計時牌

       記者謝銳報道  每年的定段賽已是比高考還要嚴酷得多的高考。

  2009年定段賽共有406人參賽,其中直接進入本賽的有26人,他們是上一年度定段賽男子組第19名至第50名的小棋手,前18名已經定段,本該有32人直接進入本賽的,但有6人未到。除去這26人和女子組78人,共有302人分成兩個小組進行預選賽。這還是篩選的結果,能參加預選賽的都是業餘5段以上,而且各個參賽隊還有名額限制。

  2010年定段賽的嚴酷程度較之於2009年有過之而無不及。每年參加圍棋培訓的孩子有100萬之眾,能打到業餘5段固然不易,但因基數大,每年定段賽還是人滿為患。

  沖段小棋手之間的競爭演變為各大圍棋道場之間的競爭,09年定段賽,異軍突起的葛玉宏道場成為最大贏家,共有14人定段,業內兩大傳統定段大戶聶衛平道場和馬曉春道場瓜分另6個定段名額。2010年,除了這三家進行定段血戰之外,還加入了一支新銳力量——野狐研究會。

  葛玉宏道場共有30名小棋手具備沖段實力,野狐研究會招收的近20名沖段少年則個個具備職業棋手實力,他們常年與研究會40名職業棋手一起訓練比賽,還能取得不俗成績。此外,在沖段少年培訓上有著多年實戰經驗的聶道、馬道自然也各有準備,雖說聶馬本人很少沖至一線,但他們背後的團體力量實力都很強,孰勝孰負頗難預料。

  學棋孩子之所以越來越多,與社會大背景密不可分。進入21世紀後,中國中產階級家庭漸成社會中堅,獨生子女們在正常的學校教育之外,絕大多數都能受到其他教育,不僅僅是圍棋。因圍棋能培養孩子的智商情商,兼之有勝負吸引力,孩子容易入門上路,直接導致學棋孩子劇增。還有一大情況也在影響著定段賽大勢,即圍棋作為一大特長,將在高考招生中得到加分甚至免試的照顧。近年來北大、清大、復旦、北郵等高校都招收圍棋特長生。

  “不一定要讓孩子成為職業棋手,但可以讓他(她)來試試自己的水平。”擁有這種想法的家長已經越來越多,這也是理性而成熟的想法。但客觀而論,在定段賽背水一戰的棋童和家長還是不少,他們為此付出了難以想像的代價與努力。

  後繼者的源源不斷湧入,導致職業初段成為稀缺資源。常昊說他9歲時第一次參加定段賽即輕鬆過關,但那時與他競爭的只有百人,而現在已有數千之眾。他們走出地方,走向北京各大道場,將一段天真無邪、無憂無慮的少年時光關在門外。

  各大道場又必須血拼,似乎唯有定段賽,才是檢驗道場成功與否的唯一標準。但這是一個無奈的現實,在看得見的目標和看不見的願景之間,不管是學棋孩子家長還是各大道場,都會選擇前者。葛玉宏說,現在每年花在沖段少年上的開支都在3000萬元以上。

  葛玉宏說將圍棋道場培養成一個社會服務機構很有想法,定段畢竟是極少數具備天賦的孩子之事,絕大多數孩子還是得像普通人一樣生活,雖說競爭過後各道場必然有一個相對的分工,定位相對明確,絕不至於像現在這樣一窩蜂地都奔著沖段而去,但在目前,這種狀況還得繼續下去。






 發表您的評論
 
 評論內容 (現有 0 倏評論)
 
暫時沒有評論!
本欄目暫時沒有新聞!
 
 
 
 

 更多關於“圍棋定段賽”的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