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萬平:中韓不再是半斤八兩 勝負的天平已偏向中國
作者:吳萬平 類別:大陸新聞 來源:深圳商報 發表時間:2012/3/27   瀏覽人次:1999


去年伊始我曾說:"中國風"乍起。這將是連綿不絕、威力前所未有的蓋世雄風”。時隔一年,中國少年棋手接二連三在世界大賽上,挑落各國名將,引發震動。

中國小將的集體崛起,有別於過去僅靠一兩個天才棋手打天下的模式。這些小將相互之間誰也不服誰,誰都有可能輸給誰,並沒有臣服天下的領頭羊。這正是“中國風”的恐怖之處,不是一兩個,而是一群。這一群究竟有多少?這麼說吧,中國每年大約有20名少年成功入段,只要多給這些少年參賽機會,不出幾年,他們中就有人可碎“頑石”可滅“石佛”。

所以,我不同意國家圍棋隊總教頭俞斌“中韓仍是半斤八兩”的判斷。不,不再是半斤八兩,勝負的天平已偏向中國。“恐韓”的心理障礙一旦消除,蜂擁而起的中國小將,將持續刮起猛烈強勁的“中國風”。

感謝從聶衛平到古力幾代優秀棋手的努力,他們建立的奇功偉業,激起了中國大地一波又一波的“圍棋熱”。如今,圍棋學習和培訓機構遍地開花。每年有幾個天賦異稟的棋童被發現被培養,不是難事。這些棋童只要衝段成功,可以說已經身經百戰練就了不凡身手。他們白天訓練,晚上“網戰”。訓練量之大,訓練品質之高,遠非前輩棋手可以想像。憑藉充沛的精力,和興趣帶來的高度專注,他們不僅基本功扎實,將各種棋型弄了個透熟,還互相激勵創造出許多新手新型。圍棋技戰術最新的發展變化,其實掌握在這些少年手中。

圍甲聯賽成功的市場化運作,也大大推進了中國圍棋事業的發展。只要能參加圍甲比賽,棋手每年就有差不多20萬元的收入,這也堅定了家長讓孩子學習圍棋的決心。圍甲走過了輝煌的10多年,到了收穫的季節。

而公開賽制的誕生,則為小棋手的脫穎而出創造了條件。這種賽制的最大好處,就是不看等級分。也就是說不管以往戰績如何,大家比的是現在的實力。試想,一個入段沒幾年的棋手,根本沒機會打幾次正式比賽,能有什麼等級分?此次BC卡杯32強賽,淘汰李世石的小將党毅飛,國內等級分排名52位元,比“隱退”多年的馬曉春還要低2位。

少年強則中國強。中國人口基數大,又有五千年的文化積澱。只要找到了人才開發的有效機制,其煥發出來的青春活力,將永無窮盡。






 發表您的評論
 
 評論內容 (現有 0 倏評論)
 
暫時沒有評論!
本欄目暫時沒有新聞!
 
 
 
 

 更多關於“中韓圍棋對抗賽”的新聞

 相關鏈接
   
陳耀燁:今年一定爭取在中韓對抗中將總比分扳成8比8  ( 2012/5/7 )
吳萬平:中韓不再是半斤八兩 勝負的天平已偏向中國  ( 2012/3/27 )
2012中韓對抗勝率近70% 崔哲瀚:中國棋手能保持局面均衡  ( 2012/3/27 )
俞斌:輸贏很正常 總體來看這些年中韓之間的勝負差不多  ( 2012/3/27 )
聶衛平:中韓對抗這看棋其實也挺累的 韓國傷心總是難免的  ( 2012/3/27 )
俞斌淡然面對大勝:中韓對抗出現什麼比分都不意外  ( 2012/3/26 )
孔傑:局勢一直很複雜 很多勝負搖擺在關鍵時刻的一念之間  ( 2012/3/26 )
彭立嶢:沒走好官子非常吃力 時越:現在年輕人都很厲害  ( 2012/3/26 )
華學明:孔傑顯示大哥風範 我們心態變好了不再看眼前輸贏  ( 2012/3/26 )
朴廷桓逆轉孔傑被迫請客 聶老形勢判斷出眾朴文垚有望告捷  ( 2012/3/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