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士通盃簡史(中):韓國十連冠偉業
作者:一閑 類別:日韓新聞 來源: 發表時間:2008/7/3 瀏覽人次:1072
98到02年的第11屆至15屆富士通杯,冠軍全部為韓國棋手獲得,并且逐步形成了“新四大天王”的框架,即曹薰鉉、李昌鎬、劉昌赫、李世石這樣的超一流陣容。98至00年連續三屆,中國的常昊和馬曉春三度獲得亞軍,后兩屆的決賽則是在韓國棋手之間進行。這五年的世界圍棋大勢,日本更弱了些,但韓國卻越發強大。 第11屆的富士通杯決賽在常昊和李昌鎬之間進行,常昊在先前的半決賽淘汰了劉昌赫,這是常李兩人的第5盤交手,輸掉該局后,兩人的對戰紀錄變成常昊1比4落后,而直到04年初的第4屆應氏杯決賽后,16盤對局中常昊僅勝李昌鎬2盤,中途還曾一度12連敗。李昌鎬獲得了他的第二次富士通杯冠軍。 第12屆和13屆的決賽仍是在中韓棋手之間展開,但馬曉春和常昊不敵劉昌赫、曹薰鉉。其中13屆時的2000年是我國棋手俞斌發揮上佳的一年,他在當年的几個世界大賽中均有不俗表現,其中LG杯決賽戰勝劉昌赫后獲得冠軍,這也是自95年馬曉春獲得富士通冠軍一直到05年常昊獲第5屆應氏杯冠軍的這十年間中國棋手惟一的一個世界冠軍。不過在這屆富士通賽上,俞斌被劉昌赫淘汰,雖然后來常昊淘汰劉進入決賽,卻還是負於曹薰鉉,常昊雖多次進入大賽決賽,但一直到第七次決賽時才終成正果。 14、15屆富士通杯的決賽都在韓國棋手之間進行,中國棋手甚至都沒有進入半決賽,這也是我們在前15屆比賽中第5次沒有棋手進入四強。第14屆比賽曹薰鉉蟬聯冠軍,這是他的第三個富士通獎杯;15屆的冠軍則是19歲的李世石,這也是他的首個世界冠軍,他在半決賽和決賽分別戰勝了李昌鎬和劉昌赫,又一個韓國超級高手走上了前台。 隨著李世石的出現,圍棋頂級棋手開始呈現年輕化趨勢,張栩、孔杰、古力等年輕好手也逐漸在國際賽場上嶄露頭角,接下來的五屆富士通杯冠軍均被韓國年輕棋手把持,其中03年第16屆比賽由李世石蟬聯冠軍,他的決賽對手是17歲的宋泰坤。李世石也因為這個冠軍跳陞至九段,95年入段的他用了八年時間陞到九段,創造了世界最快陞段紀錄。 第16、17屆富士通杯中國隊連續出現無人入圍八強的歷史最糟糕成績,17屆比賽韓國新銳朴永訓戰勝張栩、劉昌赫等人后進入決賽,決賽對手是淘汰了再度進入四強的宋泰坤的依田紀基。在全部20屆富士通杯中,出現了12名世界冠軍,在近些年的超級好手中僅常昊、古力以及依田未能捧杯,這是依田紀基惟一的一次進入富士通決賽,冠軍最終被19歲的朴永訓奪走。 自2005年開始,中國圍棋的國際賽成績有所起色,05年常昊奪得了應氏杯冠軍,06年羅洗河、古力分別獲得三星杯和LG杯世界冠軍。不過剛剛獲得應氏冠軍的常昊在第18屆富士通杯賽上被早早淘汰,古力雖然在16強戰淘汰了李昌鎬,但三名中國棋手在八強戰全軍覆沒,四強被韓國人包攬,最終李世石戰勝崔哲瀚獲得他的第三次富士通杯冠軍。 06年第19屆時中國隊一度很有信心拿下桂冠,雖然在八強戰、四強戰的人數上都處於下風,但一來是這一年中國棋手成績普通不錯,信心較足,二來周鶴洋連續戰勝了劉昌赫、朴永訓、李世石等韓國好手,殺入決賽迎來韓國朴正祥,大家几乎都相信周鶴洋將復制羅洗河的三星壯舉,然而最終仍是韓國棋手連霸冠軍位置;到了07年第20屆,中國棋手又一次止步八強賽,雖然年初常昊和古力分別拿下三星杯和春蘭杯冠軍,但這基本屬於06年的成績,整個07賽季中國棋手的國際賽几乎顆粒無收。這一屆的富士通杯最終由朴永訓決賽戰勝李昌鎬后再獲冠軍, 連續十屆均被韓國拿走冠軍,富士通也成了中國圍棋的富士“痛”。如果說九十年代初的韓國圍棋還只是個“暴發戶”的話,那么九十年代中后期他們已經奠定了圍棋最強國的地位,新世紀又涌現出李世石、朴永訓等新銳棋手,這兩位超級棋手的首個世界冠軍正是在富士通杯賽上拿到。中國則在近兩年常昊的回勇以及古力等一批年輕棋手的成熟下重拾信心,他們非常渴望盡快打破韓國人壟斷富士通冠軍的堡壘。
|
|
|||||||||||||||||||||||||||||||
更多關於“富士通杯 李昌鎬 劉昌赫”的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