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年來七番棋大逆轉重現棋壇
作者:謝銳 類別:日韓新聞 來源: 發表時間:2008/7/25 瀏覽人次:1283
日本歷史最悠久的頭銜戰本因坊戰七番棋以戲劇性的結果收枰,羽根直樹九段在三連敗后四連勝,實現大逆轉。自1992年趙治勛九段在本因坊戰中大逆轉勝小林光一九段之后,16年來七番棋大逆轉重現棋壇。 趙治勛、小林光一爭雄的時代,日本圍棋依然燦爛妖嬈,木谷實一門余韻悠悠。進入21世紀后,日本圍棋青黃不接,同時期的中國圍棋亦處於斷檔期,曹薰鉉、李昌鎬、劉昌赫、李世石掀起滔滔韓流,中日均無還手之力,2000年至2005年中國棋手無一人在世界大賽中奪冠,日本圍棋更是節節敗退,甚而出現了連世界大賽16強都不曾占據一席的奇特一幕。 三國之爭在於人才之爭。趙治勛、小林光一、林海峰、大竹英雄等日本六大超一流強盛的時代,中國僅有聶衛平、馬曉春,韓國只有曹薰鉉、徐奉洙才能勉強與之抗衡,前五屆富士通杯日本一統天下,中韓均只能作壁上觀。十余年過去,韓國人才輩出,日本卻整體老化,一個高開,一個低走,一個愈發自信,一個氣勢漸消。 但從2007年底開始,日本三大頭銜戰給日本圍棋帶來一片新氣象。名人戰(張栩VS高尾紳路)、棋聖戰(山下敬吾VS趙治勛)、本因坊戰(高尾紳路VS羽根直樹)均下到第七局,從一年一度的張栩、高尾紳路對決到趙治勛老而彌堅挑戰棋聖,再到羽根直樹對高尾紳路的坐過山車般的決戰,每次番棋均可圈可點,回味十足。 棋局內容上,2003年開始在三大頭銜戰中登堂入室的“平成四大天王”(張栩、山下敬吾、羽根直樹、高尾紳路)也表現出非同尋常的氣象來。名人戰,張栩終於戰勝克星高尾紳路,兩年來籠罩心頭的陰霾得以掃除;棋聖戰,山下敬吾在不死鳥趙治勛將比分扳成3比3平后,最終局還是壓倒前輩一籌,木谷門下最后一個標志性人物終究未能復辟;本因坊戰,羽根直樹在三連敗后依然不失信心,硬是連扳四盤,實現大逆轉。 日本“平成四大天王”已完全成為了日本大頭銜戰決戰的主角,再佐以河野臨九段、井山裕太八段等后輩,一個新的日本一流高手層面悄然形成。在雄厚的經濟實力做后盾的日本各大棋戰中,他們不斷對戰,相互砥礪,相克相生,日本圍棋也因此呈現出中興態勢來。盡管日本棋手在國際大賽中依然示弱,但08年LG杯山下敬吾、河野臨以出色表現打進八強,已可以視作是日本棋手在國際比賽中扭轉頹勢的跡象。 日本棋手多不嗜殺,慣以和風細雨鋪地板似地對弈,從序盤直到終局。在這樣令人昏昏欲睡的暖風勁吹中,日本棋手在李世石、古力等嗜殺成性的力戰派面前往往不堪一擊。但在這次本因坊戰七番棋中,羽根直樹與高尾紳路只在第一局以官子決勝,其他六盤均中盤分出勝負。尤其是后四盤,兩人大殺大砍,愚型層出不窮亦毫不顧忌,有三盤棋都以屠龍告終,甚為暴力,令人耳目一新。 不知道這是否可以看做是日本年輕一代棋手的覺醒。在爭奪數千萬日元的比賽中,羽根直樹膽敢一試新手,高尾紳路毅然豪賭屠龍,兩人氣合般地大開大闔,以暴制暴,實在是近年來日本棋戰難得的充滿生氣之局。 日本棋手在國際比賽中表現低迷的最主要原因應不是實力,而是態度。如果能改變“重內輕外”的既存心態,如果能像本因坊決戰那樣大膽出擊,日本棋手量不至於國際比賽中16強都不占據一席的地步。也許,轉機就在眼前。
|
|
|||||||||||||||||||||||||||||||
更多關於“羽根直樹 趙治勛 本因坊戰”的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