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獎金韓國十段戰普及了圍棋提速理念
作者: 類別:日韓新聞 來源: 發表時間:2008/8/6   瀏覽人次:1385


       圍棋最高段位是九段,但在日韓,卻有“十段”之說,時常讓人犯迷糊。其實此“十段”只是棋戰頭銜,和棋手們的段位并無關聯。日本十段戰是一傳統棋戰,至今已舉辦47屆,其冠軍獎金排在所有棋戰的第4位,達1450萬日元,僅次於大三冠(棋聖、名人、本因坊)。

        棋手獲得十段戰冠軍后,按照日本棋界傳統,就該稱為“趙治勛十段”或者“高尾紳路十段”,這和趙治勛棋聖、張栩名人的稱謂并無二致,只是因為帶了“段”,常常被棋界之外的人所誤解。不過,當初將此棋戰取名為“十段”,想必也有高出九段一籌之意。

        韓國十段戰創辦於2005年,由元益公司贊助,至今已舉辦了三屆。李昌鎬九段(第1、3屆)和安祚永九段(第2屆)分別獲得了前三屆冠軍。不過,和日本十段戰采取的每方4小時賽制大不同,韓國十段戰實行的是快棋賽制,每方用時10分鐘、3次40秒讀秒。

        2008年,為提高十段戰影響力,贊助商大幅度擴大棋戰規模,提高比賽獎金,冠軍獎金由3500萬韓元提高到5000萬韓元,一下子成為排名僅次於冠軍獎金高達1億韓元的名人戰的棋戰。一項快棋賽中設立如此高的冠軍獎金,從中亦可看出韓國棋戰“提速”的理念已得到棋界的廣泛認同。

        韓國棋戰“提速”很受電視、報紙等媒體歡迎,但也不得不指出的是,由於韓國快棋賽過多,棋手們的隨手毛病也多了起來。但目前韓國比賽頻繁,07年睦鎮碩和李世石的實際對局數均超過120盤,平均三天一盤棋,李昌鎬九段等棋手對局數大多也超過100盤,在這樣的現實處境下,棋戰不提速,棋手們的體力將是一個大問題。而且,如今的韓國棋戰大多由圍棋電視台參與合辦,從電視直播角度來說,快棋顯然比慢棋更為合適。

        “十段”陞值不就是一個棋界普遍接受“提速”的標志嗎?






 發表您的評論
 
 評論內容 (現有 0 倏評論)
 
暫時沒有評論!
本欄目暫時沒有新聞!
 
 
 
 

 更多關於“十段戰 名人戰 棋聖 本因坊”的新聞

 相關鏈接
   
高獎金韓國十段戰普及了圍棋提速理念  ( 2008/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