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衛平建議中小學應設
作者: 類別:大陸新聞 來源: 發表時間:2008/9/16   瀏覽人次:1313


  中秋佳節,“棋聖”聶衛平來沈為“中華寺風景區”杯全國圍棋錦標賽捧場助興,會朋友、觀風景,聶棋聖昨日談鋒甚健,“我生在沈陽,算是半個沈陽人。我對這塊土地十分親切,几乎每年都來,用一句流行歌曲講,就是‘常回家看看’! ”老聶說的是心里話。

  中小學應設“圍棋課”

  “下棋的孩子聰明,學圍棋不僅不耽誤文化課學習,還有助於學習成績的提高! ”聶衛平由此提出個人建議,“既然圍棋優點如此之多,那么為何不能推而廣之,在中小學開設‘圍棋課’? ”“古代評價一個人的綜合素養,常用是否精通‘琴棋書畫’四個字判定。現在孩子從小就彈鋼琴、學畫畫、練書法,惟獨圍棋沒有深入尋常百姓家,不知是父母對棋的內涵理解存在偏差,還是社會對圍棋重視不夠? ”聶衛平感慨道。“中國古人發明圍棋,第一目的不是娛樂,而是教育。 ”熟悉圍棋起源歷史的聶衛平告訴記者,中國最早關於圍棋起源的傳說是“堯舜以棋教子”的故事,晉朝人張華在他寫的《博物志》中說:“堯造圍棋以教子丹朱。 ”

  北京聶衛平圍棋道場如今人丁興旺,分部遍布全國各地。老聶對弟子的要求是:先做人后學棋,“我在北京的道場每年都組織軍訓,就是要培養孩子們艱苦奮斗、團結協作的精神! ”

  中國圍棋從無“恐韓症”

  中國棋手近几年戰績全線飄紅! 2006年,中國摘取的圍棋世界冠軍頭銜相當於韓日棋手所獲冠軍數量的總和,這與前些年逢韓必敗的慘淡局面形成鮮明對照。

  對這一巨大轉變,聶衛平的看法相當客觀:“我們從來就沒比韓國差過!韓國除了李昌鎬、李世石等几個尖子棋手對我們有威脅外,根本構不成對中國圍棋的壓倒優勢。我雖然不贊成中國圍棋已領先韓日的盲目樂觀說法,但有一句話我多少年來說了就沒有改過:中國圍棋不是中國足球,我們從無‘恐韓症’! ”

  聶衛平舉例說,在這些年的中韓圍棋較量中,雙方棋手悉數出陣,比如下100盤棋,中國絕對是勝多負少。“以前在世界大賽上輸几盤棋,很多人就坐不住了,說中國圍棋像足球一樣患上了‘恐韓症’,甚至一些心理專家還到中國棋院做調查,對棋手心理狀態進行診斷。我對這一做法極不贊成,我們什么時候恐過韓?那絕不是中國圍棋整體實力的真實寫照! ”“現在我們成績好了,有些人又開始說中國一家獨大,這么講與以前說我們恐韓一樣不客觀。我感覺,中韓日三國是各有所長,現在還分不出最終勝負來,起碼在我們這一代,中韓日圍棋三國演義的格局還要維持很長一段時間。 ”

  在遼寧舉辦全國錦標賽這還是第一次

  聶衛平對遼寧很有感情,除北京外,走遍全國的聶衛平來沈陽次數最多,“我生在沈陽,我的一些朋友、學生在這里。遼寧人杰地靈,就比如我這次來的中華寺,雖然是首次來,但這里的優美風景第一眼就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如果遼沈地區的圍棋水平能再上一個台階,那就錦上添花了! ”

  言及本次“中華寺風景區”杯全國圍棋錦標賽在沈舉行,聶衛平表示:“東北地區以前組織過全國圍棋個人賽,1977年在黑龍江舉辦過,我當時也參加了。但在遼寧舉辦全國錦標賽,據我所知,這還是第一次。 ”






 發表您的評論
 
 評論內容 (現有 0 倏評論)
 
暫時沒有評論!
本欄目暫時沒有新聞!
 
 
 
 

 更多關於“聶衛平 中秋”的新聞

 相關鏈接
   
聶衛平建議中小學應設  ( 2008/9/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