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汝南:日本圍棋青黃不接 武宮:中韓更渴望勝負
作者: 類別:日韓新聞 來源:深圳特區報 發表時間:2009/8/4 瀏覽人次:3420
就世界圍棋的發展而言,20世紀九十年代以前日本獨領風騷;而九十年代至2005年,韓國稱雄世界;2005年至今,世界棋壇進入中韓兩強爭霸時代,日本則稍顯邊緣化。 在2009山西晉城棋子山國際圍棋文化節上,中日韓三國圍棋元老縱論世界棋壇大勢,達成了以上共識。日本“宇宙流”武宮正樹、韓國“圍棋皇帝”曹薰鉉、中國“棋聖”聶衛平以及三任中國圍棋掌門人“陳、王、華”的到來,使得本次圍棋文化節星光閃耀。棋界名流彙聚圍棋發祥地棋子山下,以棋會友,指點“棋壇棋事”,縱論黑白世界的新格局。
日本從巔峰滑落,已成不爭的事實。在論及日本圍棋衰弱的原因時,出席此次圍棋文化節的專家們認為,近代圍棋的顯著特點是講求速度和力戰,而長期以來追求棋型和棋理的日本棋手依然沉迷其中,忽視了戰鬥力的提高,與現代圍棋脫軌,導致了近年來日本圍棋逐漸弱化。 中國圍棋協會主席王汝南認為,日本的衰落源於青少年圍棋青黃不接。“主觀上看,日本圍棋在鼎盛時期沒有居安思危,不重視青少年後備力量的培養;客觀分析,當代社會各種娛樂活動多了,導致日本從事圍棋項目的青少年減少”。 對此,圍棋“宇宙流”的開創者、前日本超一流棋手武宮正樹有著清醒的認識。在接受記者採訪時,他坦然承認:“目前從成績上看,日本確實不如韓國和中國。日本棋手對於圍棋的熱情和激情不如以前了,而中韓兩國棋手對勝負相當敏感,對勝利的渴望比較強,這是造成目前棋壇格局的重要原因。” 武宮正樹還認為,相較中韓,日本棋手仍然有自己的優勢。“在圍棋的廣度上,已故藤澤秀行先生曾說,‘勝負之前需要構想和藝術’。相對來說,日本的個性棋手比較多,如果中韓在這方面有突破的話,更為理想”。崇尚大開大闔、氣勢恢弘戰法的武宮正樹,一生奉行藝術優先勝負。如今他依然堅持自己的觀點,“勝負很重要,贏棋很了不起。但我認為,圍棋是一個無限的世界,有許多需要探尋的地方。棋手除了勝負之外,應該讓圍棋更藝術,更有觀賞性,內容更完善,更有內涵。如果只贏棋,而沒有藝術性,也有點無趣”。 經歷了一段時間的低迷後,中國圍棋的水準近年來有了很大的提高。無論是陳祖德、王汝南、華以剛這三位中國圍棋的前掌門人,還是聶衛平都認為,目前中韓實力相當,進入戰略相持階段。中國圍棋協會副主席兼秘書長華以剛的觀點很有代表性:常昊在2005年奪得應氏杯冠軍是一個拐點,自此進入中韓全面抗衡的階段。 韓國圍棋崛起的代表人物、“圍棋皇帝”曹薰鉉認同這一說法,“幾年前,韓國圍棋佔據了壓倒性的優勢;不過從近幾年開始,中國棋手的成績越來越好;現在雙方處於膠著狀態,我想等這段時間過去後,就能分清究竟誰才是世界領先”。 對於未來,中國的幾位元老更看好中國,他們認為,中國後備人才的厚度決定了一切。華以剛說:“就圍棋的後備力量而言,中國無疑是做得最好的,國外的小棋手即便是組成‘聯軍’,也不能戰勝中國隊。”無論是中國還是韓國,都對日本圍棋的下滑表示惋惜。華以剛說:“日本圍棋滑落太快對世界圍棋的發展不是好事,不過,日本棋手最近也開始研究中國和韓國的圍棋。”武宮正樹則依然看好日本圍棋的前景,他表示,對於日本圍棋的現狀,日本也有自省,日本棋手會通過努力,充實自身實力,希望能夠捲土重來。事實上,目前日本的年輕人當中也出現了不少厲害的棋手,像山下敬吾、高尾紳路、羽根直樹等人都很優秀。“在日本棋手的實力提高之後,中國、日本、韓國加上臺灣地區,將來能夠同場競技、共同提高,這是比較理想的局面,”他說。
|
|
|||||||||||||||||||||||||||||||
更多關於“王汝南”的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