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院生水平“非業餘” 大賽降低門檻積分入段成為新捷徑
作者:劉瑩 類別:日韓新聞 來源:北京晨報 發表時間:2010/1/21 瀏覽人次:1443
在剛剛告一段落的BC信用卡杯賽中,韓國業餘棋手羅玄在統合預選賽中淘汰了中國圍棋隊總教練俞斌,另一業餘好手韓態熙又在本賽第一輪將“石佛”李昌鎬挑落馬下,隨著他們製造的冷門不斷升級,這股“院生風暴”令世界棋壇刮目相看,也給中國棋界敲了一記警鐘。 有實力 院生水平“非業餘” 其實韓國院生早在去年就已初現鋒芒,在首屆BC卡杯中表現驚豔的李志賢,在第14屆三星杯預選賽強勢出線的李元憐,和今日BC卡中爆冷的羅玄、韓態熙都來自同一個地方——韓國棋院研究生班,那到底是個怎樣的臥虎藏龍之地? 據一位元資深圍棋記者介紹,韓國棋院研究生制始于上世紀80年代,現已發展得相當完善。院生和中國許多道場中的棋童一樣,已不能算作純粹的業餘棋手,他們從小就接受職業訓練。韓國棋院將100名研究生編為10組,每週進行排位賽,每月調整一次,競爭異常殘酷。像這次淘汰了俞斌的14歲小將羅玄,就在研究生一組中名列前茅,據說他最有希望以第一的身份入段,所以在發現BC卡杯和院生聯賽日程有衝突時,羅玄還很是擔憂,幸好後來有人告訴他院生賽可以順延,這才定下心來放了顆衛星,而挑落“石佛”的韓態熙僅能在院生聯賽中確保前十。可見韓國院生的水準已與職業棋手不相上下,缺少的只是一紙文憑。 有動力 積分入段新捷徑 除了自身實力強大的原因外,韓國院生積極參加世界大賽公開賽,還有政策上的扶持。 去年5月26日韓國棋院的棋士大會,最為吸引媒體目光的就是關於李世石九段不參加韓國圍棋聯賽問題的討論,但實際上,這個大會上還討論了一項極具分量的議題,即業餘棋手入段分數制,它規定業餘棋手在世界大賽上取得一定的成績就可以入段,進入世界大賽64強可以獲得1分,32強為2分,16強為3分,8強為5分,分數累積達到5分以上就可以入段,韓國棋院的研究生也包括在內。 7月,這項議題獲得通過,立刻引來韓國業餘棋手振臂高呼,雖然自2000年世界大賽改為公開賽以來,闖入本賽的業餘棋手屈指可數,不過這也算是為他們開闢了一條窄小的“入職”捷徑,畢竟這個分數沒有時間限制,可以持續累計。正是有了政策上的支持,也讓這些業餘棋手屢戰屢敗,卻越挫越勇,且隨著自信心的增加,戰績也越發好看起來。 有機會 本國大賽降門檻 韓國院生屢屢在世界大賽中爆冷,還有“天時、地利”的優勢。 先說天時。此前,LG杯和三星杯雖然對業餘棋手有所開放,但派發名額有限,分別為4個和12個,而BC卡杯則破天荒地給了業餘棋手20個名額。 再說地利。現在世界七大棋賽中,只有BC卡杯、三星杯、LG杯對業餘棋手放低了門檻,而這三大賽預選賽的舉辦地都放在了韓國境內,韓國院生自然捷足先登。在門檻放低之後,這些比賽也逐漸實行機票食宿自理、預賽對局費取消的政策,有些韓國國內的職業棋手都不堪重負,主動放棄了比賽,何況中日業餘棋手?中國軍團每年都會組織大批棋手前往參賽,但至今沒有一名中國業餘棋手自費前往參賽,這也是韓國院生得以專美的原因之一。
|
|
|||||||||||||||||||||||||||||||
更多關於“”的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