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圍棋聯盟首次走出日本 常振明當選理事會主席
作者:謝銳 類別:大陸新聞 來源:體壇週報 發表時間:2010/5/19 瀏覽人次:3466
記者謝銳報道 第31屆世界業餘圍棋錦標賽5月24日起在中國棋院杭州分院舉行,共有近70個國家和地區的棋手前來參賽。賽前主辦方公佈的秩序冊上,主辦這項賽事的世界圍棋聯盟已選舉常振明為新的理事會主席,常振明現任中信集團副董事長和總經理,他的當選標誌著經濟界實力人士入主世界圍棋聯盟。 世界圍棋聯盟此前一直由日本棋院主導,不過這是一個世界業餘圍棋組織,舉辦世界業餘圍棋錦標賽等業餘賽事,類似富士通杯、應氏杯、春蘭杯、三星保險杯等職業圍棋錦標賽仍由中日韓棋院主辦,真正意義上的世界圍棋聯盟沒有形成。 在圍棋進入國際奧運大家庭的申辦過程中,中日韓職業圍棋至今沒有一個統一的國際組織已成為一大制約因素。不說奧運,就連08首屆世界智力運動會,主辦方就深感沒有統一國際圍棋組織之尷尬,幸而國際圍棋聯盟出面,才使得圍棋比賽順利進行。經歷過世界智運會,國際圍棋聯盟的地位在棋界得以提升。 日本棋界也意識到國際圍棋聯盟走出日本的必要,在與中韓兩國多次協商後,國際圍棋聯盟理事會主席一職在中日韓三國之間輪值。2010年5月,世界圍棋錦標賽首次在日本之外的國家舉辦,新一任國際圍棋聯盟主席常振明也將亮相。 據中國圍棋協會主席王汝南介紹,國際圍棋聯盟主席過去多由棋界人士擔任,中國棋界高層討論主席人選時,中國棋院院長劉思明極力推薦常振明。劉思明認為,如果由棋界中人擔當國際圍棋聯盟主席一職,因為財力和影響力所限,並不能給國際圍棋聯盟帶來質的飛躍式影響。如果能說服常振明這樣既有相當棋力、又具備相當財力的經濟界重量級人物擔任國際圍棋聯盟主席,所起的作用肯定比棋界中人要大得多。對此意見,王汝南深表贊同。 在經過國家體育總局、外交部等國家相關部門的批准下,常振明正式出任國際圍棋聯盟主席一職。 常振明是商界罕見的圍棋高手,1956年10月生於北京,10歲前受其父清華大學教授常迵影響學弈,後拜國手過惕生為師;1971年,入選北京圍棋隊,與聶衛平等成為隊友;1975年進入中國國家圍棋隊。1979年獲得第1屆新體育杯圍棋賽季軍,冠亞軍分別是聶衛平和陳祖德。新體育杯是國內第一個頭銜戰,其時國內圍棋界尚未實行段位制。1979年常振明考上北京第二外語學院,因而未能獲得職業段位。2007年11月,中國圍棋協會授予常振明業餘7段稱號。這是國內業餘棋界最高的段位。 常振明在業內被稱作“救火專家”,04年從中信調任中國建行行長,建行成為“亞洲最賺錢銀行”;中信麾下的中信嘉華銀行瀕臨破產時,他火線救場,使其起死回生。09年4月,因外匯交易導致巨額虧損,中信泰富集團主席榮智健辭任,中信集團副董事長兼總經理常振明接過帥印。 離開棋界多年,常振明如今還不時上網對弈,作為工作之餘的調劑。他說:“我把它叫做降壓棋——精力充沛時用段位高的ID上網,找比較強的對手下,很激烈也很刺激;工作累了的時候就用低段上網,殺對手大龍。” 04年,常振明還特地親往正官莊杯半決賽現場觀棋。現如今他是一個對弈網站棋友會的會員,遇上棋友會重大活動,還能見到他在棋盤邊對弈一盤的身影,離開職業棋壇多年,他還是喜歡面對面對弈的感覺。 常振明是一位圍棋事業熱心者。中信集團前董事長王軍、現董事長孔丹都是棋迷,曾於九十年代中期創建中信圍棋隊,麾下有好幾位職業棋手。1999年,中信圍棋隊參加首屆圍甲聯賽,領隊即為常振明。02年,中信圍棋隊因招募不到職業高手而轉讓,但中信並未與圍棋脫離,曾與富士通公司一起組織過圍棋比賽。09年,北京大寶隊因原贊助商與國外企業合資而斷炊,常振明伸出援手,贊助北京圍棋隊,冠名“中信北京隊”。
|
|
|||||||||||||||||||||||||||||||
更多關於“”的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