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衛平:陳祖德令人欽佩 作出很大貢獻但從不謀私利
作者: 類別:大陸新聞 來源:北京晚報 發表時間:2012/11/5 瀏覽人次:1632
與金庸互相崇拜 曾一起研究過“珍瓏”棋局 陳祖德,1944年2月19日生於上海,圍棋國手,多次獲得全國冠軍,曾任中國棋院院長、中國圍棋協會主席。1944年生於上海的他,是中國一代圍棋宗師,自1980年與癌症頑強鬥爭了三十餘年後,這一次陳老終未能再次“超越自我”,1日,他在北京戀戀不捨地離開了未竟的事業…… 抗癌三十餘年數度被下病危通知 1980年9月14日,“新體育杯”圍棋賽在成都舉行。第一天比賽結束,陳祖德晚上開始大口吐血,隨後他被送到醫院急診室,後來又被送到北京,在協和醫院確診為胃癌。9月29日,陳祖德被推進手術室。10天后,他擊敗了死神,不過這僅僅是第一次生死考驗。“3個月後出院,我到上海養病,不過剛到上海就又趴下了。 ”陳祖德突然患上了急性肝炎,“做手術時輸血輸壞了,把別人帶有肝炎病毒的血輸進去了。如果是正常患上肝炎不要緊,這種肝炎很危險,死亡率特別高,比癌症還可怕。 ” 陳祖德再次住院接受搶救,“上海的醫生都來會診。我命大,經過搶救活過來了。”連續經受兩次打擊,直到1981年春夏之交,陳祖德才重新出院。 2011年,在與胃癌抗爭30餘年後,陳祖德又被查出患胰腺癌,隨後成功進行了切除手術。然而,今年3月,陳祖德被確診舊病復發,至1日晚仙逝。 寫就《超越自我》“作家堆裡混了個棋手” 在患癌症幾年後,陳祖德原本想寫些棋譜,但他突然覺得應該把中國圍棋發展的艱難歲月寫下來,萬一哪天他沒了也算對得起自己這一生。於是,在怕自己受不了的前提下,陳祖德給自己立了個規矩,每天寫五百字,一寫就是近三年。在陳祖德的堅持下,標題“超越自我”一直沒有改變,因為他覺得這是對一個圍棋時代的完整記錄,一種鬥士精神的切身體驗。《超越自我》面世後引起的轟動顯然出乎陳祖德的預料。很多報紙進行了連載,電臺的小說連載節目也開始廣播。。至 1994年,在對過去十年間的作品進行人民文學獎評比時,《超越自我》獲獎了!陳祖德曾回憶說:“那一年獲獎的都是大作家,像王蒙、宗璞、陳忠實,只有我一個不是,作家堆裡混了個棋手。” 與金庸互相崇拜曾研究過“珍瓏”棋局 1980年,陳祖德命在旦夕時,金庸得知陳祖德病重後,親筆去信:“香港的冬天比較暖和,適於養病,你就到我這裡來吧。”陳祖德對金庸仰慕已久,也瞭解金庸的為人,便欣然前往,一住半年,看完了金庸所著的14部武俠小說。兩位不同領域的奇俠對弈無數,每次下棋,金庸總是畢恭畢敬,虔誠得讓求道一生的陳祖德都感動。 在金庸的小說中,有許多關於圍棋的精彩描寫,無形中推廣了圍棋。陳祖德曾說,金庸的水準還不錯,一般讓金庸四子與之對弈。對於金庸小說裡關於珍瓏棋局的描寫,陳祖德不僅大贊其想像力,“我也試著擺過(珍瓏棋局),但是後來發現,在現實生活中不太可能出現這種情況。我問過金庸,他說那是他想像的。”陳祖德說。 1963年中日圍棋對抗賽,陳祖德戰勝杉內雅男。這是中國大陸棋手第一次戰勝日本九段。 2011年陳毅杯首屆中國圍棋年度大獎頒獎典禮,陳祖德榮獲終身成就獎。
中國圍棋協會副主席聶衛平正在貴陽參加百靈杯,聽到噩耗,這位棋壇名將非常難過。記者通過電話採訪了他。 記者:您眼中陳老是怎樣的一個人? 聶衛平:他認真、嚴肅,對圍棋事業有無比深厚的感情,對圍棋作了極大的貢獻。令人欽佩的是,他作出很大貢獻但從不謀私利。在圍棋一窮二白的時候,他為圍棋做了很多。“四人幫”橫行的時候,他為圍棋力爭過生存和發展的權利。這很難能可貴。 記者:對陳老棋藝,您怎麼評價? 聶衛平:我還是小孩的時候陳老師已經是國手了。後來我倆成了競爭對手,我倆相差8歲,他相當於我的師兄和師傅。我十一二歲學棋的時候,他已經是國家隊主力了,水準相當厲害。嚴格來說,他算我的老師,雖然沒有正式的拜師。作為棋手,新中國以後的那批年輕棋手以他為代表,有不可替代的地位。雖然也有 “陳吳時代”的說法,但我認為他是最具有代表性的。
|
|
|||||||||||||||||||||||||||||||
更多關於“”的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