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擊病魔樂觀向上 陳祖德詮釋生命不息奮鬥不止的精神
作者: 類別:大陸新聞 來源:長江日報 發表時間:2012/11/7   瀏覽人次:969


昨日上午10時,中國棋院舉行集體弔唁儀式,緬懷上週四晚離世的中國圍棋泰斗陳祖德九段。弔唁活動簡短、莊重,近千人參加,王汝南、聶衛平、馮建中等在列。陳老遺願:不開追悼會,不搞遺體告別儀式,骨灰撒入黃浦江。

11月1日晚,中國圍棋泰斗陳祖德九段因胰腺癌醫治無效逝世,永遠離開了他一生鍾愛的圍棋事業,享年68歲。他是新中國第一位戰勝日本九段的中國棋手;他首創的“中國流”,在世界圍棋史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他所寫的《超越自我》激勵了一代又一代人……從領導崗位上退休後,陳祖德仍然十分眷念中國圍棋事業,為圍棋普及發揮著餘熱,同時著手《中國圍棋古譜精解大系》這一浩然長篇的撰寫,直至生命最後一刻,令人動容。

就陳祖德對中國圍棋的貢獻而言,稱其為中國圍棋的“泰斗”一點不為過。“陳祖德是我非常尊敬的一位棋手,在中國圍棋奮力趕超日本圍棋的年代,他是我們的一面旗幟。”棋聖聶衛平這樣評價陳祖德。

上世紀60年代,中國圍棋正處於創業時期。1963年9月27日,陳祖德在中日圍棋交流賽中受先一子戰勝杉內雅男,實現了中國棋手對日本九段棋手勝績零的突破。1965年10月25日,陳祖德執黑5子擊敗岩田達明,成為首位分先戰勝日本九段的中國棋手。

陳祖德在與日本棋手的長期對抗和對中國古譜的潛心研究中,確立了招法淩厲、擅長攻殺的獨特棋風。並首創“中國流”佈局,將其發揚光大。50年來,“中國流”影響深遠,近年來更成為圍棋界流行的佈局套路。

正是有陳祖德等新中國培養的第一代圍棋選手在中日圍棋對抗上的“破冰”引領,才有了後來中國圍棋全面趕超日本的大潮。

抗擊病魔 樂觀向上

陳祖德令人敬佩,不僅在於棋藝出眾,更在於他樂觀向上與病魔抗擊的精神和勇氣。

1980年9月14日,36歲的陳祖德口吐鮮血,經查身患胃癌,懷著對中國圍棋的深情和責任,陳祖德拿起筆桿子開始與病魔賽跑,其自傳《超越自我》獲得“人民文學獎”,這本感人至深的作品打動了無數棋迷和圍棋之外的讀者。

而當病魔再次無情地襲來之時,陳祖德仍舊樂觀向上、勇於面對。2011年1月,陳祖德被確診為胰腺癌,手術後長達六七十天的時間裡一口水都不能喝。可病情剛一穩定,他又走出家門繼續著他的圍棋普及工作,並重新開始了《中國圍棋古譜精解大系》撰寫,直至病危不能再寫了,才仔細交代給棋手劉小光繼續完成這套書的最後部分。

雖然陳祖德沒能戰勝病魔,但他在彌留之際,甘當中華圍棋文化傳播使者,不僅是圍棋技藝的研究,更是對於生命不息、奮鬥不止精神的真切詮釋。

淡泊名利 平易近人

就任中國棋院院長12年間,陳祖德首創了中國圍棋等級分制度,建立了中國圍棋甲級聯賽體系,並創辦中國大陸首個世界圍棋大賽。正是這些卓有成效的鋪墊工作,才有了中國圍棋全面超越日本,與韓國分庭抗禮的大好局面。

然而,陳祖德與別人談起這些時從不居功。他常說,成績都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結果,存在的問題則是自己工作沒做到位的原因所致。也許是由於好幾次與死神擦肩而過,他對名利十分淡泊,人生態度非常豁達,令人肅然起敬。

作為中國棋院的院長,陳祖德無論是對屬下,還是對記者、棋迷,以及他所接觸的人,都非常平易近人。陳祖德退休後,足跡遍佈全國普及圍棋,下車輪戰時,別人怕他身體吃不消,讓他坐著下,他總是婉言謝絕,始終站著下。在與棋迷下指導棋時,他不僅很耐心,而且局後還要給棋迷複盤。他總是說:“棋迷乃棋手的衣食父母,棋手理當回報棋迷。”不少從事圍棋報導的記者都接受過他的指導。





 發表您的評論
 
 評論內容 (現有 0 倏評論)
 
暫時沒有評論!
本欄目暫時沒有新聞!
 
 
 
 

 更多關於“”的新聞

 相關鏈接
   
王磊:宋容慧芮乃偉是最大功臣 藤澤裡菜會很強大  ( 2015/5/11 )
女團黑嘉嘉帶病上陣 於之瑩輸棋獨坐路旁調整心情  ( 2015/5/11 )
時越:韓國先出二冠有原因 金志錫:想跟時越下盤  ( 2015/3/3 )
農心杯或去內陸舉辦 山城宏:井山四連勝10%可能  ( 2015/3/3 )
韓國主將背水一戰 金寅鼓勵金志錫帥氣戰鬥吧  ( 2015/3/3 )
吳清源若到現在仍是頂尖 心裡的真正祖國是圍棋  ( 2015/2/13 )
央視要下“一盤很大的棋” 隊際賽棋道中人紛紛點贊  ( 2015/2/13 )
於之瑩的2014關鍵字是幸運 最自豪新人王賽奪冠  ( 2015/2/9 )
尚游杯深圳圍棋名人邀請賽首日 張偉金進勝者組決賽  ( 2015/2/9 )
建橋杯新人王賽揭幕 楊俊安回顧於之瑩奪冠奇跡  ( 2015/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