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棋運動國際“版圖”不斷萎縮 華學明:要加大對市場培養
作者:宗晨亮 類別:大陸新聞 來源:中新社 發表時間:2013/3/2 瀏覽人次:1814
正在舉行的第十四屆農心杯世界圍棋團體錦標賽的研究室內,一位金髮碧眼的老外在一群東方面孔中格外顯眼。他觀棋不語,不時用相機攝謝赫、陳耀燁等著名棋手。 這位法國人名叫安德,在浙江嘉興一家工廠擔任經理。3月1日,他特意趕到上海觀賽,親眼見到世界棋壇的頂尖高手讓他興奮不已。 安德,已經下了20年圍棋。為學棋還自學中文,他用生澀的中文說,“我們家庭都很喜歡圍棋,我的6個孩子都下圍棋。” 在安德眼中,圍棋在法國的發展並不盡如人意。他介紹說,30年前法國開始有圍棋運動,當時只有幾百人參與。此後越來越多法國人下圍棋,但今天法國棋迷規模也僅約1萬人。“儘管有很大進步,但棋迷數還是太少”,安德表示,“我覺得很可惜,因為圍棋很有意思。” 隨著近年來日本圍棋的式微,圍棋運動非但沒能走向世界,反而由“三國演義”變成“二人轉”。從去年年底的三星杯開始,中韓兩國棋手便“壟斷”了 LG杯、農心杯、應氏杯、春蘭杯等世界大賽決賽。在本屆農心杯中,日本5位棋手竟只贏一局,未能進入第三階段賽事。而在另外4項個人賽制的世界大賽中,日本棋手無一躋身四強。長此以往,恐怕“世界大賽”將名難符實。 談到圍棋運動國際“版圖”的不斷萎縮,中國圍棋隊領隊華學明七段在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坦承:“這個是無需置疑的,要加大對圍棋市場的培養。” 她介紹說,近年來日本、朝鮮以及中國臺灣地區每年都會派遣訪華團,接受中國棋院的指導。不過“這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方式,日本現在學棋的小孩比較少,這是最主要的。” 為了推動圍棋運動國際化,中國棋院前年開設英語班,吸引中國棋手學習英語。同時,中國棋院多次組織棋手前往歐洲教授棋藝。 曾多次前往歐洲講棋的華學明認為,東西方文化差異是阻礙圍棋國際化的主要原因,“以圍棋來說,最重要的是讓西方人瞭解中庸的問題,中庸讓西方人瞭解起來比較累。西方人首先要瞭解圍棋的文化精髓,這是讓他們能夠慢慢喜歡圍棋的原因。” 談到圍棋在歐洲發展的困境,安德同樣認為:“東方文化傾向於形象化,歐洲人用的是連續排列的字母,形象對我們而言很難理解。”他期盼更多中國棋手前往歐洲授藝,現在雖然也有中韓棋手前往舉辦短期培訓班,但他認為還遠遠不夠。
|
|
|||||||||||||||||||||||||||||||
更多關於“”的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