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棋培訓重點在普及 常熟圍棋曾興旺一時復興需各方支持
作者: 類別:大陸新聞 來源:常熟日報 發表時間:2013/3/7   瀏覽人次:2574


不久前,中國圍棋泰斗陳祖德在北京病逝,很多棋友為之扼腕歎息。上世紀80年代後期,“圍棋熱”席捲中國,聶衛平、馬曉春等當時的圍棋高手是年輕人心中的偶像,每到週末,很多棋迷組團結伴一起下棋。然而近十幾年來,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酒吧、KTV、咖啡館等洋文化事物強勢“打入”,在豐富市民業餘文化活動的同時,也使圍棋自身成為了一塊文化“孤棋”,被不斷“破空”,甚至難以“做活”。很多圍棋培訓中心和棋室已成為牟利的手段,不再承載著對圍棋的熱愛。少數人的堅守,能否換來圍棋“倒撲”的春天?

記者多方瞭解後發現,如今在常熟,獨立的圍棋培訓機構還不滿十家,學棋的大多是小學生,多則上百個,少則十幾個,總人數不超過千人。圍棋活動室更是屈指可數,尋遍全城,才只能找到六七家,很多棋室成了麻將館。

歷史

虞城圍棋 曾興旺一時

今年59周歲的江華生是常熟圍棋界的標誌性人物,曾獲得過第十一屆省運會圍棋比賽冠軍。他告訴記者,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常熟圍棋水準在周邊縣城之上,還舉辦過棋王賽、天元賽等高水準比賽,邀請過陳祖德、聶衛平、馬曉春等頂尖高手。

當時的圍棋氛圍很濃,老江說,在茶館和公園都能看到有人下棋。和時下不同,那時學棋的小孩多,成人也多,文化宮棋室一開班就有二十多個成人報名,甚至有女生。

老江參加過很多比賽,其中很多的獎勵是一隻印著名次的茶杯和一紙獎狀。而他奪得省運會圍棋冠軍時的獎金是70元,在當時也不算多。當年很多人和老江一樣,參加圍棋比賽,並不為賺錢,而是發自內心對圍棋的熱愛。

二十多年前,老江和另三位圍棋高手組成常熟隊到海南島去參加全國圍棋俱樂部邀請賽,對手足夠強大,甚至有上海隊和重慶隊,全國很多業餘圍棋高手都參賽了。最終,常熟隊獲得了團體亞軍的好成績,在棋界轟動一時。

“當時,我們幾個常熟棋手到蘇州去比賽,蘇州大市只有一兩個棋手能和我們抗衡。”老江有些得意地說。

位於楓林路上的圍棋道場,原名叫“楓林棋室”,道場主人吳基淩記得,1987年前後在常熟舉辦了幾次大型圍棋比賽,門票是10元左右,而當時的工資也就100多元一個月,可比賽場館裡還是人頭攢動,觀看比賽、請棋手簽名、記譜等場景歷歷在目。

吳基淩是1989年冬參加定段賽的,他說那天自己冒著大雪,在幾個同事的陪伴下,騎自行車到比賽場,全身被凍得很冷。“參加定段賽不僅拿不到錢,還要交十多元的報名費,換成現在,可能很多人會說‘很傻’。”

如今,在圍棋道場裡下棋的都是老棋友,他們多數經歷過八十年代的“圍棋熱”,至今依然堅守著這一愛好。

現狀

圍棋培訓 重點在普及

老江的“華生棋社”是虞城為數不多的圍棋培訓中心之一,有約四五十個學員,教練俞偉五段等是目前常熟棋界數一數二的高手。很多送來培訓的學生家長本身是圍棋迷,對小孩學圍棋表示支持,然而老江認為學棋人數的比例還是太少。他說,“圍棋培訓的重點並不是培養職業圍棋選手,而是普及這項傳統運動。”

12月3日,記者走訪了常熟聶衛平圍棋教室負責人吳俊,他說,常熟的圍棋曾有過輝煌,但現已落後於昆山等周邊縣市,學棋的孩子數量也明顯要少。

吳俊說,他從小喜歡下圍棋,至今熱情不減,家裡關於圍棋的書整整擺滿了四個書架,光圍棋就有二三十副,最貴的上千元,都是他二三十年來從各種書店或市場淘來的。他很羡慕現在的孩子,有老師指導下棋,他學棋時,曾四處找老師出錢學棋,可就是找不到,只能自己淘書看棋譜。

他原先在電廠上班,一有空就找人下棋,研究棋的變化。四五年前開設了圍棋培訓中心,從五六個學員,發展到一百多個學員,從業餘圍棋高手到圍棋教師,吳俊經歷了漫長的蛻變。在他看來,下棋和教棋大不一樣,現在學棋的很多是兒童,把握他們的心理,讓語言有親近感,所講的東西才容易被接受。

談到下圍棋對人的好處,他說,“計算能力、獨立思考能力、抗挫折能力、理解能力等很多素質都能在下圍棋中得到提升。”但他反對有些家長不顧孩子的心理,把下圍棋的壓力強加到孩子身上,甚至傾家蕩產去讓孩子走職業棋手的道路。

“圍棋是一項高雅的遊戲,可以培養人的修養,普及圍棋更重要。”

思考

圍棋復興 需各方支持

誠然,每項活動都會有興衰變化,虞城圍棋也同樣如此。然而,圍棋是中國的國粹,是漢民族傳統文化中的瑰寶,反映了傳統思想文化的精髓。經濟的繁榮和社會的開放,不能以拋棄傳統文化為代價,怎樣保存和復興圍棋就是其中的一小步,是每個熱愛圍棋的人應為之努力的。

圍棋的發展離不開千萬棋友的支持,棋友錢振東“奔四”了,是一家窗簾店的老闆,年輕時起他就喜歡下圍棋,忙完生意一有空就上網學棋,平均每天花費四五個小時,幾年下來,他棋藝大長。十月份,在由市體育局主辦的“辛峰杯”圍棋比賽中,他一鳴驚人,獲得了第六名的好成績。

目前,相比於吳江、昆山、張家港等周邊縣市,虞城的圍棋比賽數量還太少,規模還太小。近幾年,吳江承辦了圍甲、阿含桐山杯、NEC杯等高水準圍棋賽事。中國圍棋天元賽更是落戶十多年,成了吳江的一張“金名片”,推動圍棋發展的同時,還提升了城市品牌。而昆山最大的一處圍棋培訓機構,有上千人學棋。

在對市一中等幾所中小學的採訪中,記者發現,很多在校生學習壓力大,對圍棋、舞蹈、美術等課外項目興趣不大,個別學生甚至表示,很想學棋,可是父母怕因此耽誤學業而不同意。學校過分關注應試成績,對圍棋也並不提倡。

培養青少年對圍棋的熱愛是其長盛不衰的保證,學校在重視學習成績的同時,也應當把它作為素質教育的一部分,讓更多學生接觸、學習和享受圍棋。






 發表您的評論
 
 評論內容 (現有 0 倏評論)
 
暫時沒有評論!
本欄目暫時沒有新聞!
 
 
 
 

 更多關於“”的新聞

 相關鏈接
   
王磊:宋容慧芮乃偉是最大功臣 藤澤裡菜會很強大  ( 2015/5/11 )
女團黑嘉嘉帶病上陣 於之瑩輸棋獨坐路旁調整心情  ( 2015/5/11 )
時越:韓國先出二冠有原因 金志錫:想跟時越下盤  ( 2015/3/3 )
農心杯或去內陸舉辦 山城宏:井山四連勝10%可能  ( 2015/3/3 )
韓國主將背水一戰 金寅鼓勵金志錫帥氣戰鬥吧  ( 2015/3/3 )
吳清源若到現在仍是頂尖 心裡的真正祖國是圍棋  ( 2015/2/13 )
央視要下“一盤很大的棋” 隊際賽棋道中人紛紛點贊  ( 2015/2/13 )
於之瑩的2014關鍵字是幸運 最自豪新人王賽奪冠  ( 2015/2/9 )
尚游杯深圳圍棋名人邀請賽首日 張偉金進勝者組決賽  ( 2015/2/9 )
建橋杯新人王賽揭幕 楊俊安回顧於之瑩奪冠奇跡  ( 2015/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