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萬和16萬的差距令人吃驚 中國棋手大賽獎金是怎樣分的
作者: 類別:大陸新聞 來源:重慶晨報 發表時間:2013/3/10 瀏覽人次:1869
範廷鈺
總獎金的50%
稅後16萬美元
奪得應氏杯冠軍的中國圍棋小將范廷鈺,以16歲零7個月的年齡成為中國最年輕的世界冠軍。但緊接著,一個話題出現了:應氏杯冠軍獎金為40萬美元,但範廷鈺最後只到手16萬美元,占總獎金的40%。獎金是如何分配的?是否合理?棋手是否拿得太少?其他專案是什麼情況?諸多問題,讓圍棋愛好者競相關注和討論。
獎金分配有章可循
繳稅+棋手+主管單位=總獎金
40萬和16萬的差距令人吃驚,但一切都是有章可循的。
一位元資深從業人士對重慶晨報記者表示,棋手的獎金分配,主要分為扣稅、棋手、國家體育總局和專案管理中心四部分。其中范廷鈺的40萬美元獎金先要繳納20%的所得稅,繳稅後可分配獎金為32萬美元。因為應氏杯為公費賽制,棋手的住宿和路費由主辦方承擔,所以棋手個人獲得50%的獎金分成。若是自費制比賽,如三星杯、LG杯等,棋手個人分配比例則為60%至80%,女棋手會更多。剩下的部分則為總局和專案管理中心所得。按此計算,範廷鈺將得到32萬美元的一半,即16萬。
“都是按照總局對獎金分配的標準來的,肯定不是一些網友認為的亂分錢。”該從業人士表示道。
分成從35%到50%
日韓棋手也是獎金分配製
雖然只得到了稅後獎金的一半,但範廷鈺拿到的獎金分成,相比曾經獲得世界冠軍的棋手來說,已經是最高的。
據悉,在2008年之前,棋手獲得國際比賽的稅前獎金分成為35%,其餘的錢拿來繳稅和上繳國家體育總局。此後因為不少棋手表示分配比率較低,國家體育總局棋牌管理中心於2008年初調整了獎金分配比例,由原來的稅前35%提高到40%。此舉極大地調動了棋手參加國際比賽的積極性,得到棋手的一致擁護。而如今,棋手的分配比例再度提高,以本次範廷鈺為例,得到了稅後獎金的50%。
日本和韓國也實行獎金分配製。兩國棋院規定,若棋手取得世界大賽的獎金,個人可得到50%以上的分成,而在繳納20%的稅金後,棋手所在的國家棋院再收取15%左右的管理費。
對於分成後的獎金如何分配,重慶晨報記者採訪中國棋牌管理中心相關負責人,他表示“不方便回答。”據悉,總局在得到分成後,如果棋手的培養關係在地方,總局還會將稅後獎金的5%-10%返還給地方體育局,再由地方體育局對棋手進行獎勵,按照約定俗成,獎金為10萬元人民幣。
棋手成長雙軌制
入段前家庭支出,入國家隊後體制內
中國棋手的成長之路更多類似於雙軌制。成為職業棋手甚至是進入國家隊之前,不少棋手可以被稱作職業模式。如今,越來越多的家長鼓勵自己的孩子學棋,而在北京的道場學棋價格不菲,一年的學費加生活費2萬元以上,再加上住房和其他開銷,一年的花銷在10萬到20萬人民幣。而這些錢,幾乎都是孩子的家庭來承擔。
在成功入段成為職業棋手甚至在進入國家隊之後,棋手的培養出現了舉國體制的影子:不少棋手的編制都歸屬於當地體育局,每月可領工資。而進入國家隊後,棋手的住宿和訓練費用全免,還能得到參加國際大賽的機會。因為參與了培養和訓練,國家體育總局自然有資格參與獎金分配。
“古力就在重慶體育局領工資。”重慶棋院院長楊一對重慶晨報記者表示,重慶隊重點培養的1998年小將楊鼎新,10歲入段,從11歲開始就在重慶隊領工資,在進入國少隊之後的各種花費也不要錢,“一些網友不瞭解情況,其實國家在運動員培養方面,確實花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廣州棋院院長容堅行也持相同觀點,“圍棋不同於其他的職業運動,國家培養一個頂尖棋手會耗用大量的人力和財力,所以在一定程度上說,圍棋選手仍是體制內的運動員,獎金按一定比例上繳國家也是合理的。”
國家隊培訓機制效率高
11位世界冠軍皆在國家隊集訓
不可否認的是,國家隊的培訓機制,是中國圍棋近年來保持強勢的關鍵因素之一。11位獲得世界圍棋大賽冠軍頭銜的棋手中,都有在國家隊集訓的背景。
而國家隊的培訓模式在年輕棋手身上體現出良好的效果。江維傑、時越、周睿羊等90後棋手成長極快,算上本周奪冠的範廷鈺,中國已經出現了4位90後世界冠軍。相比之下,韓國的90後、95後棋手的衝擊力明顯弱于中國,李世石、趙漢乘、樸永訓、薑東潤等80後仍為棋界中堅力量。“除了棋手自身的因素,國家隊的集訓方式也是取得成績和優勢的主要原因。”談到中國90後棋手逐漸壯大並壓制韓國同齡棋手的緣由,江維傑如是對重慶晨報記者表示道。
相關>
其他項目也一樣
李永波建議增加運動員分配比例
“圍棋和其他專案沒有任何區別,都是按照總局的獎金分配規定執行。”對於本次獎金分配引起爭論,楊一坦言道。事實也是如此,其他項目的獎金分成的確也大多如此。
以國際象棋為例,2011年的分配比例為個人得到稅後的35%,其餘歸屬集體。而在羽毛球隊,隊員出國比賽的獎金和商業代言,都要分出一半。而正是如此,中國羽毛球隊總教練李永波曾呼籲增加運動員的分成比例,“中國這麼大的國家,還需要運動員這50%的獎金?我覺得可能不是太合理。所以我就提出改變獎金分配機制,拿世界冠軍的運動員,他所有參與的比賽獎金和廣告費,能不能都給他個人?我覺得應該給他個人,或者改變一下現在的分配比例。”李永波認為,如今不少運動員退役後生活困難的情況,正是說明了獎金分配不合理的問題。
|
|
|||||||||||||||||||||||||||||||
更多關於“”的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