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碼職業棋手獎金分配:均衡各方利益 棋手權益保障在提升
作者: 類別:大陸新聞 來源:工人日報 發表時間:2013/3/12 瀏覽人次:1480
本周,16歲的範廷鈺力克韓國棋手朴廷桓,摘得第7屆應氏杯世界職業圍棋錦標賽桂冠。然而,在範廷鈺勇奪世界冠軍的喜慶氣氛中,圍繞著高達40萬美元的應氏杯冠軍獎金的分配問題,一時間卻眾說紛紜。 獎金分配均衡各方利益 據記者瞭解,目前在國際大賽中,由於賽制的不同(分為棋手參賽費用自理的公開賽和主辦方承擔棋手參賽費的邀請賽),各類比賽的獎金數額區別頗大。對於中國職業棋手來說,其獎金分配主要為扣稅、棋手個人所得、國家體育總局和專案管理中心分配等四部分。 主管圍棋專案的國家體育總局棋牌運動管理中心,對於職業棋手的獎金分配制度,也有一個不斷改革和優化的過程。在2008年之前,國內棋手參加國際比賽的獎金比例只有35%(稅前)。2008年初,棋牌中心調整了國內棋手在世界大賽中的獎金分配比例,即由原來的35%(稅前)提高到40%(稅前)。近兩年來,棋牌中心再次對棋手獎金分配做出調整:參加公開賽性質的國際比賽,棋手可獲得獎金的60%;參加邀請賽性質的國際比賽,獲得獎金可分成50%。 具體到採用邀請賽制的本屆應氏杯,按照相關規定,最終奪冠的範廷鈺可獲得比賽獎金的50%即20萬美元,繳稅之後可拿到16萬美元(約合人民幣100萬)。 至於餘下50%的獎金,也並非全部歸於國家體育總局和棋牌中心。據悉,如果該名棋手的隸屬關係在地方,總局還會將稅後獎金的5%—10%返還給地方體育局。 對於現行的職業棋手獎金分配制度,國家體育總局棋牌中心主任劉思明曾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明確表示:“圍棋和其他專案一樣,都是按照總局現行的獎金分配規定執行。”他認為,在不斷提升棋手分配比例後,棋手參與國際比賽的積極性得到進一步調動,客觀上也促進了棋手爭取好成績。 棋手權益保障正在提升 對於職業棋手參加國際大賽獎金分配制度是否合理的話題,近年來已多次引起爭論。雖然棋手們的獎金提成比例得到多次提升,但仍有部分棋迷和棋手家長認為如此分配不合理。 一位帶孩子在北京某道場學棋的家長對記者表示,自己的兒子從4歲開始學棋,包括學費、到北京來的路費、生活費、房租等費用,一年至少也得10萬元。“我們培養他付出很多。棋手所獲得的獎金,理所應當大部分歸個人。” 不過,對於目前的獎金分配制度,作為職業棋手主管部門的棋牌中心也有自己的考慮。據記者瞭解,在入段成為職業棋手後,目前國內棋手的培養基本都是由地方體育局和中國棋院來負責地方棋手的編制屬於當地體育局,每月可領取工資;國家隊棋手的住宿和訓練費用則由中國棋院負擔,還可得到參加國際大賽的機會。 “因為參與了培養和訓練,總局和棋牌中心自然有資格參與獎金分配”,廣州棋院院長容堅行認為:“圍棋不同於其他的職業運動,國家培養出一個頂尖棋手會耗用大量的人力和財力。在一定程度上說,職業棋手仍是體制內的運動員,獎金按一定比例上繳國家也是合理的。” 據悉,目前中國圍棋界施行的職業棋手獎金分配制度,與日韓圍棋界基本相同。日本和韓國棋院對於所屬棋手的世界大賽獎金分配方案是:棋手個人可拿到總獎金的50%以上,剩下就是比賽主辦國扣掉總獎金的20%稅金,棋手所在國扣掉餘下金額的20%作為稅金,棋院再拿此基礎上的15%左右作為管理費。
|
|
|||||||||||||||||||||||||||||||
更多關於“”的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