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刮起青春風暴今年棋聖會很年輕 聶衛平:聖人不好當
作者:錢晞 類別:大陸新聞 來源:四川日報 發表時間:2013/3/26 瀏覽人次:1807
中國棋壇刮起“青春風暴” 說到棋聖,棋迷們首先想到的是上世紀80年代的聶衛平。不過,中國棋壇即將誕生90後的新棋聖了。3月 25日,冠軍獎金60萬元的第1屆洛陽龍門杯中國圍棋棋聖戰半決賽在洛陽棋院戰罷,最終周睿羊、柁嘉熹分別戰勝彭立堯、範廷钰晉級決賽,決賽五番棋將于4 月25日開始進行。 縱觀比賽,給記者的感覺更像是一場90後棋手的大對決,四強席位居然被90後包攬。 本報記者 錢晞 90後棋手的風光 本屆中國棋聖賽,因爲樸文垚、陳耀烨、謝赫等頂尖棋手紛紛落敗,年輕的90後棋手彭立堯、柁嘉熹、周睿羊、範廷钰、張濤、王昊洋和黨毅飛占據八強中七個席位。 從2012年開始,中國90後棋手逐步開始在世界棋壇展現棋力。在去年年初的第16屆LG杯世界圍棋棋王賽三番棋決賽中,上海棋手江維傑“零封”石佛李昌鎬,創造了中國圍棋界獲世界冠軍的最年輕紀錄(20歲零121天),也成爲圍棋界第一位90後的世界冠軍。接著16歲的少年範廷钰在應氏杯中奪冠,再次刷新中國棋手奪得世界冠軍的最年輕的紀錄。在農心杯、百靈杯、BC卡杯、招商杯和春蘭杯等一系列大賽中,90後棋手都有著令人驚豔的表現,黨毅飛、範廷钰、芈昱廷、彭立堯、楊鼎新、時越、謝爾豪等一大批新銳橫空出世,表現不俗。名將古力一度感歎90後的衝擊力,“年初的時候被90後棋手打擊得很厲害,幾乎都沒有信心了。進入下半年,情況才好了一些。” “青春風暴”的背後 中國90後棋手的厚度已經引人注目,甚至韓國天才棋手李世石也認爲良好的培養體系讓中國這些年輕棋手進步很快。“他們這一代,是道場一手培養起來的新一代棋手。跟老棋手相比,基本功普遍紮實。”中國圍棋隊總教練俞斌這樣解釋。“道場”源于日本,1999年聶衛平道場成立,中國真正有了“道場”的概念。如今,這種圍棋搖籃遍地開花,光北京就有四大專業道場,聶衛平、馬曉春等大師授業,吸引了無數有志于紋枰世界的少年。“道場對他們抓得很緊,他們早早就完成了一個頂尖高手需要完成的訓練量,過去一位棋手兩年的棋,他們用一年就下完了。所以現在出成績要比以前早得多。”俞斌認爲。 讓他們對局數量增多的,除了在道場的練習,還有發達的網絡。現在的棋手,都有網上對弈的習慣,芈昱廷、範廷钰等人都表示,自己的業余時間,大多投入到了上網下棋之中。“自己取得進步的手段之一是在網上對弈,現在網上有很多怪棋手,也有很多90後、00後棋手都下得一手好棋,我喜歡和他們下棋,能學到很多東西。”江維傑曾坦承說。 聶衛平的忠告 昨天,當得知90後棋手席卷本屆棋聖戰時,正在成都參加“賴沙杯”橋牌聯誼賽的聶衛平告訴記者,棋聖稱號他早已讓出。因爲“聖人不好當”。 老聶說,他的棋聖稱號是1988年3月國家體委授予的。不過,在1998年時他就把棋聖頭銜辭了。“因爲我也總有犯錯誤的時候,不敢當聖人。” 對于90後棋手近年來不可阻擋的勢頭,聶衛平表示小棋手們還需修煉,“作爲他們的前輩,我認爲他們還需要修煉,我們不能光看表面成績。我當年下棋時還沒有職業化,一直讀完高中,才專心下棋。而現在這些90後的小孩,七八歲就進入圍棋世界,小學讀了一兩年,就不再讀書了,這並非正常現象,從長遠來看,對一個人的發展沒什麽好處。”
|
|
|||||||||||||||||||||||||||||||
更多關於“”的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