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眼看“熱”:繁華能否持久?中國圍棋的盛世危機
作者: 類別:大陸新聞 來源:成都日報 發表時間:2013/5/13 瀏覽人次:1902
昨天,在西安迎來了一場夢幻般的大師棋戰,在首場對決中武宮正樹九段執黑負于曹薰鉉九段。這個被稱作2013年世界圍棋元老棋會的比賽將日本“宇宙流”武宮正樹、“二枚腰”林海峰,韓國“圍棋皇帝”曹薰鉉和中國“棋聖”聶衛平會聚一堂,將在華山決出最後勝者。而事實上,這樣豪華陣容的邀請賽在國內已經屢見不鮮了,除了元老,韓國的李昌鎬、李世石和中國的常昊、古力以及日本的井山裕太等也經常亮相這類邀請賽,以饗棋迷。中國圍棋市場已經越來越紅火,何止是邀請賽,光是世界大賽,近兩年中國內地就連續推出了兩個,一是去年年初登場的百靈愛透杯,一是今年剛剛出爐的Mlily夢百合杯,加上春蘭杯,中國國內舉辦的個人世界大賽數量已經趕上韓國。不久前,一項邀請賽的消息登上了央視的新聞聯播,這是30年來未有過的事。近幾天,隨著夢百合杯的推出,《中國青年報》《人民日報》《光明日報》等大報也連續發表評論討論中國圍棋熱這一現象。繼上世紀80年代的中日擂臺賽之後,中國圍棋似乎迎來了又一個春天。 辦賽高潮 上世紀到本世紀初,世界棋戰基本由日韓舉辦,在富士通杯、東洋證券杯、三星杯、LG杯、豐田杯、農心杯以及中國臺灣的應氏杯等大賽中間,中國內地僅一項兩年一屆的春蘭杯聊充場面。而如今,隨著日本舉辦的世界大賽相繼停止,中國圍棋卻是紅紅火火,方興正艾。 這一兩年來,中國圍棋新的世界賽和國內賽不斷推出,百靈愛透杯、夢百合杯世界圍棋大賽誕生,加上春蘭杯,中國舉辦的世界大賽也達到了三個,追平韓國的個人世界大賽數量。國內獎金創新高的棋聖戰在洛陽問世,總投入一年高出一年的圍甲聯賽已安然度過14個年頭,並且成為中國圍棋的牢固基石。已經舉辦 20多年的名人戰和天元戰兩大頭銜戰也與時俱進,尤其是中國圍棋名人戰還發展舉辦了高規格的世界圍棋名人爭霸戰等系列賽事,而且越辦越火。女子圍棋也有了自己的甲級聯賽,兩項女子世界大賽——薑堰黃龍士杯世界女子擂臺賽和穹窿山·兵聖杯世界女子錦標賽均將連續舉辦,一些新的女子頭銜戰也正在策劃中。就拿今年來說,已經和正在舉辦的大型比賽就有棋聖戰、理光杯、百靈愛透杯、天元賽、圍甲聯賽、招商地產杯、CCTV杯、倡棋杯、華頂茶業杯、黃龍士雙登杯、名人戰等,可謂應接不暇繁花似錦。 獎金高潮 與市場紅火相應的是棋手的獎金也水漲船高。倡棋杯冠軍40萬元、爛柯杯冠軍50萬元、棋聖戰冠軍60萬元,新創辦比賽都節節攀高。夢百合杯獎金更高達180萬元,僅次於應氏杯的40萬美元。而國內的老比賽也很給力,名人戰冠軍15萬元,外加第二年亞軍至少8萬元,還有世界名人戰參賽資格少說拿個 20萬元,加起來也非常可觀。還有像是成都舉辦的西南王戰、大重九杯等這類中小型比賽,實際上對局費和獎金以及緊湊的賽程算下來,算是性價比很高的賽事。可以說,和世界比賽相比,目前中國國內比賽獎金的含金量相當高,棋手扣除各種稅費,能拿到獎金額的80%左右,這和許多冠軍獎金為100多萬元的國際比賽拿到不超過50%的獎金也相差不多。這樣,國內頭銜比賽、各類世界棋賽、國內圍甲聯賽,各種比賽應接不暇,對於很多棋手來說,賽程過於密集成了最大的煩惱,而成績不錯的棋手,年收入過百萬的不在少數。雖說還不能和日本頂級的棋手收入相比,但從總體來說,在獎金方面能獲得收益的棋手範圍遠遠超過了日本,甚至也超過了韓國,不然也不會出現包括韓國排名前十的一線棋手紛紛跑到中國來下聯賽的現象。 冠軍高潮 從去年到今年,江維傑、周睿羊、時越、範廷鈺連續奪得世界冠軍,中國90後揚威棋界。在中韓爭霸的大背景下,韓國在新人方面似乎遠遠落後了。而在國內棋戰中,90後乃至95後、98後也成為各項大賽的主角,就連新科世界冠軍時越也感歎:“我出生於1991年,也是90後,但我感覺我已經老了,因為現在95後、98後都很厲害……”古老的圍棋已經成為少年的運動,這幾年中國圍棋世界冠軍人數更是之前十幾年的總和。應該說,這種現象是好的,只有更多的青少年及其家長意識到圍棋的“錢”景,認識到小小年紀就有可能通過圍棋出人頭地,才會有更多的家庭投身到圍棋的事業中來,讓這項運動能持續發展下去。 新聞連結>>> 夢百合杯公佈分組情況 明文規定棋手穿正裝 昨天,中國棋院正式公佈了首屆“MLILY夢百合杯”世界圍棋公開賽預選賽的分組情況,同時14位元種子棋手的面紗也全部揭開,韓國是李世石、金志錫、樸廷桓,日本是山下敬吾、結城聰和村川大介。 此前中國隊、中華臺北隊和外卡的人選已經公佈,中國種子棋手是:古力、陳耀燁、周睿羊、時越和範廷鈺,中華臺北是周俊勳,外卡中國孔傑,韓國李昌鎬。除了這14位種子棋手直接參加本賽外,其餘50張本賽入場券都將通過預選賽的方式決出。預選賽共分成50個小組,其中4個為女子組,4個為業餘棋手組,換句話說,4位女棋手和4位業餘棋手肯定將出現在本賽的賽場之上。而昨天公佈的日本種子棋手情況引起了中國棋迷的關注,許多人紛紛留言詢問:“為何沒有井山裕太?”井山裕太最近創下了六冠王偉業,刷新了日本圍棋的歷史。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夢百合杯也特別推出了《棋手義務》,其中特別提到“賽事期間棋手應著裝整潔,不得穿無領無扣無規則的衣服。”同時要求棋手有義務出席媒體見面會並接受記者採訪,這些都很有新意。 記者述評>>> 冷眼看“熱”: 繁華能否持久? 中國圍棋繁華盛世的背後總有一些事實讓人心中不安。到底是不是虛假繁榮?到底能持續多久?圍棋是一項文化還是競技?《中國青年報》直言“棋戰過頻讓圍棋多了冠軍少了味道”,《光明日報》則表示“中國圍棋比賽多持續少,歷史遠不如日韓”。話也許不中聽,不過事實卻也可能如此。以致當夢百合杯誕生之時,更多人追問的是,這項比賽到底能辦幾屆?頗令人尷尬。 要知道,中國圍棋舉辦的比賽一兩年就夭折的實在太多,像是日月星杯中韓對抗賽、大理女子世界圍棋錦標賽等等這些圈內人現在也不想回首的賽事堪稱 “黑歷史”。國內的賽事就更不用提了,因為中日圍棋擂臺賽的影響,從上世紀80年代起,中國圍棋也曾有過一個類似於今天的紅火時期,那時的比賽也是一樁連一樁,國手戰、霸王戰、十強戰、十段戰、棋聖戰、樂百氏、步步高、棋王賽、大國手等,不一而足。而到今天,除了天元賽、名人戰、CCTV快棋賽等少數幾個比賽仍然在舉辦外,大多數已經無聲無息。天元賽和名人戰算是國內最長壽的賽事,不過和韓國、日本一比,我們又要啞口無言了。中國方面:天元賽(27屆)、名人戰(26屆)、CCTV快棋賽(27屆);韓國方面:國手戰57期、霸王戰37期、名人戰40期;日本方面:本因坊69期、天元戰39期、名人戰39期…… 另一方面讓人焦心的,依然是圍棋的文化問題。新出爐的棋聖戰冠軍獎金高達60萬元是很厲害,但看看比賽的現場人山人海,再對比日本的“幽玄之間”那清雅古典,光是這點就夠中國圍棋努力十年了。現在有錢了是很好,有錢了才能辦比賽,才能讓比賽更有文化,最起碼不要讓棋鐘老是出問題,最起碼注意一下棋手的著裝問題。夢百合杯昨天也特別推出了《棋手義務》,要求“賽事期間棋手應著裝整潔,不得穿無領無扣無規則的衣服。”認真寫在規則裡雖然有點尷尬,但文化和品位就是從這一點一滴來的,光憑這一點就應該為新大賽的遠見而鼓掌。 據悉,為了預防過去的“黑歷史”重演,百靈杯、夢百合杯等世界大賽均一簽就是最少舉辦三屆,而像招商地產杯中韓對抗賽、薑堰黃龍士杯世界女子擂臺賽、穹窿山·兵聖杯世界女子錦標賽則均續簽三年。比賽多是好,持續性和文化性也是我們目前必須努力追求的。 實際上,有識之士已經看到了中國圍棋的盛世危機。今天之所以出現如此多的棋賽、之所以會有這麼多人出錢辦比賽,實際上都是聶衛平昔日在中日圍棋擂臺賽上種下的因,是他昔年培養了一代棋迷,這批棋迷到今天出現一批成功人士,是他們在紛紛出資辦賽,可以說,今天的棋手都在吃老聶的老本。而一旦這些棋迷老去,將來何以為繼?只靠高考加分顯然是不夠的。只有趁著現在的好時候,好好地培育出可持續的市場,那才是今天的棋界應該做到的。而且需要中日韓三國聯起手來才行,就比如說,世界棋戰這麼多,三國國內賽事也那麼多,有沒有可能像職業化程度最高的個人項目網球一樣,搞成四大滿貫加年終總決賽加全年巡迴賽那樣的職業圍棋體制?無論是哪個國家和地區都必須做出一定程度的讓步和犧牲,但為了圍棋,如果能求同存異達到這一步,那麼將是這項古老運動的新生機。
|
|
|||||||||||||||||||||||||||||||
更多關於“”的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