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90後厮殺且不落下風 常昊無愧于黑白世界“韌聖”稱號
作者:吳萬平 類別:大陸新聞 來源:深圳商報 發表時間:2013/5/14 瀏覽人次:1705
大齡棋手要想與90後棋手厮殺且不落下風,必須改變自己多年養成的思考習慣。 5月11日,圍甲第五輪戰罷。上海隊雖慘遭重慶隊零封,但積分榜上,上海仍與貴州、山東並列第壹。以常昊、邱峻、胡耀宇、範蘊若爲主力的上海隊,本以爲將爲保級而艱苦奮戰,沒想到前四輪居然全部獲勝,讓人大跌眼鏡。其中,年齡已經“奔四”的常昊,贏下3盤棋,殊爲不易。 不久前,第十屆倡棋杯複賽決賽,常昊1點險勝黨毅飛,神勇殺入本賽。黨毅飛年輕常昊18歲,奪得過BC卡杯世界亞軍。活躍棋壇20多年的常昊,至今仍在壹線與年輕棋手厮殺,實在令人敬佩。 整個圍甲賽場,常昊是唯壹壹位披挂上陣的“70後”棋手。當年“七小龍”,如今只有他這位“龍頭”大哥了。這與常昊堅韌不拔的性格有關。人們記憶中最深刻的,是他在世界大賽上曾經的“六連亞”。他與李昌鎬的交手記錄,最慘時候是11負1勝。第6屆三星杯,他終于在半決賽中2比1淘汰了李昌鎬,卻在決賽中1 比2敗給了曹薰铉,令人扼腕。那時的常昊,真是屢敗屢戰。2005年,常昊終于首奪應氏杯世界冠軍。2007年和2009年,他又以兩個2比0戰勝李昌鎬,奪得三星杯和春蘭杯的世界冠軍。 近幾年,伴隨著90後棋手批量掘起,圍棋技戰術已經大爲改變。過去,資訊閉塞,與高手分享心得的機會難得。所以複盤也好講棋也好,只研究前半盤。那時認爲,布局、思路是需要指點的;而後半盤對殺的氣、死活的眼、官子目數的大小,都可以回家自己慢慢算清楚。現在不同了,網絡發達,重要棋賽的棋譜唾手可得。年輕棋手壹年網上下棋的量,可達上千盤甚至數千盤,是過去棋手終其壹生也無法完成的量。因此,年輕棋手對棋形棋筋的敏銳程度,在氣、眼、死活、官子等方面的敏感度,是大大提高了。也就是說,他們的執行能力,要強過大齡棋手。壹盤棋的優劣勝負,越來越取決于後半盤的纏鬥。而且,與常昊10歲進體工隊就領工資不同,現在市場機制下孩子學棋,家庭爲之付出了巨大費用。在這樣的壓力之下成長,並且成才,90後棋手的精神力量,顯然也達到了壹個很高的水准。大齡棋手要想與90後棋手厮殺且不落下風,不僅要有強大的毅力,還必須改變自己多年養成的思考習慣,在執行力上下大工夫。這很不容易做到。但,常昊做到了。 常昊,無愧于黑白世界“韌聖”稱號。
|
|
|||||||||||||||||||||||||||||||
更多關於“”的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