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學明解析國家隊管理的秘訣 日韓也相繼成立了國家隊
作者:李昕 類別:大陸新聞 來源:北京晨報 發表時間:2013/8/8 瀏覽人次:2879

除了下棋,棋手們的生活也很豐富。圖為常昊在一次國手足球賽中。

總教練俞斌和領隊華學明經常一起交流業務。

國家隊每年都會舉行國手選拔賽,國內也有女國手比賽。圖為王晨星正在佈局。
從2005年開始,中國圍棋的成績突飛猛進,今年更是包攬了應氏杯、百靈杯、LG杯和春蘭杯這四個世界冠軍。如此飛躍得益于中國建立國家隊體系這幾十年的積累,這也刺激了漸漸在競爭中失勢的日韓兩國。今年,兩國紛紛效仿中國成立國家隊。本報記者採訪中國國家圍棋隊領隊華學明,請她解析國家隊管理的秘訣。
1.選拔機制透明
棋手努力就會有收穫
1961年,中國成立了圍棋國家隊,轉眼已經過去50多年的時間。從應對大賽的臨時集訓到現在系統化管理,國家隊經歷了漫長的成長期。在華學明看來,2005年是中國圍棋值得記住的一年,同樣也是國家隊重要的一年。“那年常昊擊敗崔哲瀚奪得應氏杯冠軍,中國圍棋走出了低谷。國家隊也是那年首次成立教練組,各項體系漸漸完善起來。”
八年時間過去,中國圍棋隊又培養出了10名世界冠軍,除了國家重視大環境保證了圍棋人口的充裕,中國圍棋的成績還歸功於國家隊公平透明的競爭體制,這也是華學明多次強調的。“在國家隊每個人都是一樣的,強調公平競爭,無論是世界大賽名額還是選拔賽,都有成文的選拔標準,很透明。我們想傳達的是:下棋的人,只要通過自己的努力就能夠有收穫。”
眾多規程中,國際比賽的選拔標準備受關注,據華學明介紹,國際比賽的選拔不遵照國內等級分,而是國家隊內部特有的“積分法”,“每次隊員國際比賽成績都有相應的積分,用專門的軟體進行統計,經年累月成績記錄在案隨時可出積分排位,由此選擇參加國際比賽的名額。”團體賽則採用選拔的辦法,大賽外卡的選定也會在教練組內討論。
此外,為保證流動性,國家隊每年都會在八月進行選拔賽。據華學明介紹,目前國家隊有67人,其中國少8人,女隊8人,代訓隊員15人。在每年的選拔賽中,等級分前30名保持不動,其他隊員進行一個星期左右的選拔賽,如果等級在第31名到第40名為隊員落選,他們可以要求代訓。不過,“代價”十分“慘重”“每個月要與國手和女隊棋手下一盤棋,”華學明笑言,代訓隊員為國少和女隊的成績做出了很大貢獻。
2.教練各司其職
隊內有個電腦程式設計高手
作為國家隊教練組唯一的女性,華學明十分細心,兼任國家隊領隊和男隊教練兩個職務。她用“棋手標誌性的認真”來形容整個教練組的風格,“俞斌是總教練,邵煒剛是男隊教練,王磊是女隊教練,黃奕中負責國少。我們是老中青三代配合的團隊。”
由於都是棋手出身,教練組的成員溝通順暢,在工作分工上也很清晰。“我主要負責行政和管理方面的工作,邵煒剛在日常工作上會配合我多一點,俞斌和王磊技術上問題管得比較多。”華學明說。
為了工作,教練們也是各盡所長。其中,總教練俞斌就是個“程式設計高手”。在他的電腦桌面上,有數個自己設計的軟體,面對好奇的記者,俞斌細心地講解每個軟體的功能:“從97年我就開始程式設計了,當時的圍棋棋譜就是我設計的,還有專利。目前國家隊使用的積分法軟體還有隊員資料庫都是我設計的,一直在改進中。”
有了程式設計高手,國家隊的管理工作輕鬆了不少,華學明笑言,“我只要提要求就好,他全部都能完成。”為安排訓練,國家隊每個月都會制定訓練月表,俞斌也做出一套月表程式。“每個月底都要出下一個月的訓練安排,每個隊員的比賽和安排都不同。如果棋手有事情或者在家訓練,可以登錄自己的系統請假,我們這邊就直接可以看到,很方便。”
3.後勤保障給力
機動安排訓練時不時開小灶
除了程式化日常管理,讓棋手安心下棋,國家隊在技術方面也給與棋手很大的支持。為保證足夠的對局數,國家隊內部有貫穿全年的A、B組大循環賽事,分別由等級分前16位元和後16位的棋手參加。“兩個循環賽是全年不變的,根據繁忙程度的不同穿插比賽,此外還有很多隨機的訓練。”華學明告訴記者,日常的訓練賽很尊重棋手的意願,“只要他們有要求,我們就會安排機動的訓練賽。”
此外,單個棋手還會有個人不同的訓練安排,如果闖入國際大賽四強,還可以獲得“開小灶”的機會。“如果對戰外國棋手,我們會有專門的研究會。根據對陣棋手的不同,隊員可以提出想和誰下棋研究,教練組就會安排。”
在日常訓練中,國家隊還會不定期召開技術研討會。“會有技術專題的研究,由俞斌抓,比如最近流行下什麼形,他會拿出來和隊員討論。”在華學明看來,中國隊針對快棋弱項的突破就是成功的案例。“以前我們快棋不好,因為國內比賽一般都是慢棋。於是,下訓練賽我們就要求隊員們下快棋,現在成績就上來了。韓國現在成績不好的原因就是他們下太多快棋,國際大賽都是慢棋。”
在比賽心理方面,教練也會以棋手的身份進行開導。“也許不夠專業,但我們平時接觸的多,在棋手的成長經歷這方面可以理解他們,也能給他們緩解壓力的經驗,這麼看來比外來的輔導師要好很多。”在華學明看來,男教練會集中關注基數層面的東西,女教練更細膩一些。
管理技術雙管齊下,國家隊讓中國棋手成為受益者,今年包攬四個冠軍。華學明也坦言,中韓對抗局勢出現了變化:“整體來說我們要強一些,現在厚度也要好一點。韓國隊領軍人物現在處於模糊狀態,後背力量也要少一些。”
新聞連結
日韓紛紛
成立國家隊
繼日本三月份成立圍棋國家隊後,韓國也在8月份正式成立國家隊,由40名棋手組成。
據華學明介紹,韓國圍棋國家隊將分成A、B、C、D四個組,每組各10人,等級分排名最前面的棋手為A組,稍低一些的為B組,C組由16歲以下小棋手組成,D組為女棋手。從8月份開始,國家隊隊員開始進行定期的訓練,並每三個月進行一次選拔賽。
對於韓國國家隊的建立,中國國家隊領隊華學明坦言是件好事:“只有競爭才能促進項目的發展,韓日建立國家隊對他們的棋手是個刺激,也給我們敲了敲警鐘。”至於是否擔心韓國突然飛躍,華學明認為這需要一個長期的過程:“圍棋是一個長期積累的過程,需要一段時間才能出現效果,但這會散發一種信號,讓更多的人重視來學棋。”
韓國國家隊的建立參考了中國國家隊的整體框架,並作出改進。對於中國圍棋的發展,華學明認為要有危機感,她說:“我們也可以吸收他們好的東西,比如三個月的選拔賽,流動性很強。此外,現在對於我們來說,圍棋名人作用的開發和管理是一個新的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