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聯賽的主力軍 人在變名字在變熱愛圍棋的心不會改變
作者:楊爍 類別:大陸新聞 來源:TOM 專稿 發表時間:2014/4/16 瀏覽人次:30180
2013年4月,由趙薇導演的電影《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上映,引發了一代人集體懷舊的熱潮。電影展示了2000年前後大學生的生活狀態,在他們的大學社團生活中,圍棋成了一項頗為冷門,甚至有些寒酸的娛樂活動。圍棋社寥寥無人,只好把棋盤鋪在宿舍的地上,兩人對坐,聊以消遣。這未必是那個時代大學圍棋環境的完整寫照,但至少揭示了圍棋在大學生群體中的境遇——並非沒有真愛者,只是,志同道合的人又在哪裡呢?
進入新世紀的第二個十年,北京的一批大學生圍棋愛好者站了出來。以他們時代新人的姿態與能量,改變了大學生圍棋的面貌。2012年3月3日,第一屆北京大學生圍棋聯賽在清華大學開幕。組織之用心,賽況之熱烈,影響之廣泛,都堪稱是可以寫進圍棋史的里程碑式賽事。有其始焉,不復止焉。2013年3月10日,第二屆北京大學生圍棋聯賽將開幕儀式搬進了中國棋院。那可是中國圍棋的殿堂啊!2014年4月13日,第三屆北京大學生圍棋聯賽的開幕式,又為北京市眾多大學的圍棋愛好者提供了在舉辦過眾多頂級職業賽事的對局廳一展個人風姿的機會。
三年來,以王汝南老師為首的棋界領導、前輩們對北京大學生圍棋聯賽的熱心支持一如既往,但由於畢業、升學這些不可抗力的影響,聯賽的組織者群體經歷了多次換血的歷程。從最初首創聯賽的“三劍客”薛磊、柳思博、孫華卿,到第二屆的主力張廣、胡帥、沈通、繆則皓,再到如今第三屆的吳凡、王欽、曲華迪、雷爽、李志垚……鐵打的大學生聯賽流水的主力軍,人在變,名字在變,熱愛圍棋的心不會改變。
北京大學生圍棋聯賽是創舉,是標杆,是可以影響一個群體的重大構建。張文東九段在第三屆北京大學生圍棋聯賽的開幕式上說,他曾帶隊到日本參加世界大學生圍棋王座戰,同樣是大學生組織起來的賽事,北京大學生圍棋聯賽的規模要遠遠大於世界大學生圍棋王座戰。而在開幕式開始之前,許多大學生早早來到賽場,迫不及待地擺開棋盤暢快手談,殺到酣時,觀者如堵。那份暢快,豈是圍棋之外的人所能體會到的?
圍棋聯賽是中國的首創,舉辦至今已有十五年的中國圍棋甲級聯賽,為中國圍棋的振興、崛起提供了源源不絕的人才支撐。大學生圍棋聯賽也是中國的首創,如果說職業聯賽旨在培養棋手,那麼大學生聯賽更重在激發興趣,尋覓知己,擴大圍棋的影響力。目前,大學生圍棋聯賽已經不限於北京一地,上海大學生圍棋聯賽也邁開了它創新、發展的步伐。如果能夠以賽程綿延近一年,賽場遍及各大高校的聯賽為契機,吸引更多風華正茂的大學生張開關注圍棋的眼睛,那麼大學生圍棋聯賽的功績,又會增長何止百倍千倍!
“青春仿佛因我愛你開始”,若干年後,當我們這一代人開始“致青春”的時候,會否記得起自己熱愛圍棋,因為大學生聯賽而聚集在一起的青春歲月?這些大學生圍棋聯賽的組織者們,他(她)們不計回報,奔波付出,不以為苦。反而在離別之際,留下一腔懷念眷戀之情。為了理想,收穫回憶。所謂“求仁得仁”的幸福,大概就是這樣吧。這份在當代社會越來越稀缺的感情,若非真正參與其中,真的很難擁有。所以,為了圍棋而心動,或者準備為圍棋而心動的你,還在等待什麼呢? 轉載自TOM網獨家專稿
|
|
|||||||||||||||||||||||||||||||||
更多關於“”的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