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煜清:熱愛是最大天賦 很喜歡現在業餘圍棋的氛圍
作者:小然 類別:大陸新聞 來源:新浪體育 發表時間:2014/12/23 瀏覽人次:2363
胡煜清在陳毅杯頒獎儀式中(新浪體育資料圖) 新浪體育訊 圍棋的艱難在於選擇,而人生亦是如此。人在面臨抉擇時,往往像困在棋局之中左右為難。在職業與業餘的交叉路口,胡煜清走出了自己與眾不同的一步。 胡煜清,上海人,1981年出生,業餘8段(世界圍棋聯盟授予)。 2003,2007年黃河杯冠軍 2005年亞洲大學生賽團體冠軍,個人冠軍 2005年,2009年世界業餘圍棋錦標賽冠軍 2009,2013年晚報杯冠軍 2009年首屆全國智力運動會冠軍 2012年以業餘身份出戰中信銀行杯快棋賽進入16強 2013年陳毅杯冠軍 其他大小業餘賽事冠軍數十項 胡煜清的思考: “我一直有個觀點,任何一名棋手從一線漸漸淡出,並非是外界的壓力,而是棋手自身對生活的選擇。三十歲以後,保持自己競技狀態最大的對手就是時間與專注力,可以花在圍棋上的時間越來越少,分心的事情越來越多。” “我堅信,業餘圍棋賽事就如同一道西餐,應該有前菜,有湯,有主菜,有甜品等等,一定要各式各樣豐富多彩。而且要以推廣,普及圍棋為第一要素,這才是業餘賽事的真正使命與圍棋繁榮的希望所在。” 一局棋,縱橫十九路,交錯三百六十一個點。每每舉棋不定,只因落子時的選擇太過艱難。而人生如棋,每踏出一步都像在和自己對局。在職業與業餘的交叉路口,作為業餘界天王棋手的胡煜清猶豫了。走向職業,自己或許將有更廣闊的天地;但業餘裡的世界,也是自己割捨不了的風景。 人生兩難時,胡煜清選擇了在業餘的世界中塑造自己的風景。 熱愛是最大的天賦 棋事:您學棋很早,卻沒有走職業這條路,現在是公認的業餘界的天王,您覺得什麼時候是自己的棋力提升得最快的時候? 胡煜清:我覺得很愧對天王這個稱呼,或許圍棋愛好者這個稱呼會讓我更輕鬆一點。說實話,我一直沒覺得自己達到很高的圍棋水準。對於我的學棋經歷,怎麼說呢,我覺得要辯證的看。我很幸運,小時候父母幫我找了一個好老師夏勝浩老師,在我看來,他是這三十年來上海最好的圍棋老師之一。他從啟蒙一直帶我帶到了高段。當然,當時的訓練條件和現在沒法比,那時不可能得到很多的資訊和足夠的對局量。而且也還沒有道場的概念,不可能每天學棋十小時,更不可能放棄讀書全日制學棋,這些在當時都是不敢想像的。 我大學那幾年每年都會參加三,四個全國比賽,而那個時代正好是圍棋高速發展之時,通過比賽,我趕上了發展的步伐,而很多人因為現代圍棋的革命性變化而落伍,另一方面我想和小時候的基本功也有關係,接受一些新的概念可以更快一些。我一直覺得有或者沒有天賦並不是那麼重要,因為天賦不能改變什麼,人總是要往前走,如果說我真有天賦,那麼我自認為最大的天賦就是我總能調整自己保持對數字的熱愛,對圍棋的熱愛,興趣往往就是最大的天賦。而且,我覺得其實不管是上學,還是工作,圍棋都在潛移默化中給我帶來過很多的啟示。其實,也可以說功夫在棋外! 功夫在棋外 棋事:能解釋一下您說的功夫在棋外的意思嗎? 胡煜清:圍棋和生活有很多可以融會貫通的地方。在一盤棋中,我們會遇到很多困難,面臨許多取捨。我們可能也會為思路的局限性,以及眼界所困。而在生活中,我們同樣面臨著不同的選擇。圍棋最難的是選擇,人生最難的也是選擇。我們在生活中磨礪自己,提升自己,不知不覺中,棋上的內容也會由此更堅韌。 圍棋的勝負魅力 棋事:有一種說法,業餘圍棋圈兒也是江湖。您是怎麼認為的?這裡面有南北之爭一說嗎? 胡煜清:我覺得圍棋的一大魅力就是勝負。儘管我一直認為圍棋有五大屬性:競技,文化,教育,藝術和娛樂。但如果脫離勝負,圍棋就不再是圍棋。業餘賽事也是如此,只要是比賽,就會有輸贏,冠軍也只有一個。因此,江湖有江湖的殘酷,不過這也是一種江湖的魅力。 但我個人覺得,業餘賽事和職業賽事應該有些區別。現在的賽事太接近了,過於注重勝負和名次。應該更大眾化一些,業餘賽事終究是為推廣和普及圍棋服務。 至於南北之爭一說那倒不存在,我覺得業餘棋界現在相處很融洽。在棋盤上,再好的朋友也是對手;但比賽後,大家會一起擺棋,甚至一起喝酒。我就很喜歡業餘棋界現在的這種氛圍。 業餘與職業的碰觸 棋事:上海清一圍棋研究會成立的初衷是什麼?這些年有哪些收穫? 棋事:主要是給業餘高手提供一個平臺,大家可以一起下棋,研究棋藝。這些年,我們一直在推廣和普及圍棋的理念,舉辦了一些比較有新意的比賽,比如銳爽杯全國業餘圍棋團體賽,上超聯賽等等。反映還是很不錯的,業餘高手也很喜歡。不管是面對面的對弈,還是網上的交流,大家都很享受。當然,這主要還是因為大家有著共同的愛好。 棋事:在您看來,業餘圍棋怎麼和職業圍棋去融合? 胡煜清:現在不少職業賽事向業餘棋手開放,我覺得這已經走出了很重要的一步。淡化職業和業餘的壁壘,也是市場化、現代體育產業化的一大重要標誌。同時,我覺得業餘賽事也應該逐漸地有選擇地向職業棋手開放,成為一種公開賽制。現在不少業餘賽事已經向職業女棋手開放,我覺得這就是很好的嘗試,是一種雙贏。既增加了業餘賽事的影響力,也給職業女棋手提供了很多實戰的機會。 另一方面,我覺得應該加強彼此的交流。業餘棋手或者圍棋工作者,應該盡力去創造一個職業高手和業餘愛好者的交流平臺。甚至去創造一種明星效應,成立一些職業高手的後援會,棋友會。而職業棋手也可以在比賽訓練之餘,盡可能地抽出點時間做一些公益或半公益的活動,提升圍棋在社會的影響力。這樣才能把圍棋產業漸漸做大,並得到社會的認可。 棋事:如果這樣,會不會變成一種職業選手之間的競爭? 胡煜清:從現階段而言,業餘高手和職業女棋手應該是處在同一水準線。適當的放開,只會提高相互間的水準。有競爭,有壓力,才會有雙贏。或許,我們換種思路,業餘賽事不一定要像職業賽事那樣正規。譬如,可以有幾個組別,可以按年齡分,按性別分,按職業分,甚至設幾個第一名。 棋事:您參加過很多比賽,談談一些比賽的經驗?另外,業餘棋手怎麼去提高自己的水準? 胡煜清:應該說現在的比賽,無論職業,還是業餘,大家水準都很接近。因此,比賽時更重要的是對心理的控制。我覺得想要取勝60%是實力,20%是心態,20%是運氣。實力當然不可少,但心態和運氣也同樣很重要。一般來說,運氣總會眷顧一些更堅強的人。 對於業餘棋手,我覺得最重要的還是保持對圍棋的熱愛。興趣永遠是最重要的。職業棋手是這樣,業餘棋手也是這樣。如果想進步得快一些,死活題、打譜等等基本功固然不可少,但不應該以磨滅興趣為代價。這也是我經常和棋友以及學棋的小朋友家長說的話。 “圍棋五得” 棋事:您在圍棋上最大的收穫是什麼?您認為圍棋最難的地方在哪裡? 胡煜清:有一個“圍棋五得”的說法很經典,我一直很欣賞。“得好友,得人和,得教訓,得心悟,得天壽。”圍棋給了我很多。通過圍棋,我經歷了很多普通人所沒有的經歷。有成功的喜悅,也有失敗的苦楚。回過頭來看,到目前為止,人生很多的歷練大都是圍棋帶給我的。無論如何我都應該感謝圍棋。 圍棋最難的地方是選擇。很多圍棋愛好者覺得計算最難,對能算出很多步的高手很佩服。其實,這對於大多數職業棋手來說都是基本功,難的是選擇。在岔路口,準確的選擇才最能體現一個棋手的水準。這需要計算,判斷,經驗,甚至是心理素質等各方面能力的綜合,而這也是最讓人著迷的地方。 寂靜中的掌聲 棋事:能談下您記憶中最深刻的一局棋? 胡煜清:應該是09年世界業餘圍棋錦標賽和韓國柳慎桓7段的一盤棋。那盤棋誰贏誰就是冠軍。我一直苦戰著,直到終盤前最後一戰才逆轉。那盤棋下的時間很長,早已經過了晚飯的時間。可能下得過於投入,下完棋數子的那一瞬間真有恍如隔世的感覺。更讓我感動的是其他幾十個各國代表都沒有走,都在觀戰。在比賽結束那一刻,觀戰者們破天荒地集體給我和對手報以熱烈的掌聲。 棋手都是堅持理想的人 棋事:您認為多數人選擇做棋手的原因是什麼? 胡煜清:我想更多是因為愛好。他們少有從現實角度出發。做棋手,當然幸福,等於把職業和愛好結合在一起了。棋手大多感性。很多棋手,都是理想的堅持者。而圍棋本身是一條充滿荊棘的路,不堅持,很難走下去。 棋事:您有過轉為職業棋手的機會,但是您放棄了。假若人生可以重新選擇,您會選擇去做一名職業棋手麼? 胡煜清:我想每個人都想嘗試不同的道路,但不一定要回到過去。人一輩子,一條路能走的好就已經很幸運了,而現在的我只是在路上,還有很多要努力的地方。如果以後有更多時間了,一定會嘗試嘗試不同的方向,但至少現在這條路是自己選的,不會後悔。 轉載自新浪體育網
|
|
|||||||||||||||||||||||||||||||
更多關於“”的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