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式盃特別報導﹝五﹞
作者:林英哲 類別:台灣新聞 來源: 發表時間:2008/9/26 瀏覽人次:1784
應氏盃注定與南韓棋手有緣的。
從一九八八年開辦的應氏盃,至今年第六屆,剛好跨過二十個年頭,第一屆應氏盃獲邀的十六位棋手中,南韓只有曹薰鉉一人,卻力拚到最後,得到冠軍,不僅為自己爭了一口氣,成為南韓的民族英雄,南韓的圍棋從此創下奇蹟,不僅超過日本,並且趕過中國大陸,成績耀眼二十年,到如今六屆的應氏盃中,除了上屆的冠軍由中國大陸的常昊獲得,其他全歸南韓棋手手中,但今年第六屆,則是冠亞軍棋手都是南韓的,因此只能說,應氏盃是與南韓棋手有緣的。
應氏盃之舉辦,雖日期是在日本富士通杯之後,但創議可是最先的,她的獎金冠軍四十萬美元,仍是當今世界各項棋賽最高的,因此得到應氏盃冠軍,對專業棋手來說,可謂是最高的榮耀。不可否認,當初應昌期圍棋教育基金會創辦人應昌期舉辦應氏盃,當是中國大陸圍棋在與日本擂台賽三連霸之後,已有能力與日本相互匹敵,才希望透過這項比賽,除了推廣應氏計點制規則,同時也印證一下,日本與中國大陸的棋手誰才是最強的。但正如前述,應氏盃是注定與南韓棋手有緣的,翻開應氏盃歷來的棋史,也真的是如此。 第一屆的應氏盃已成為南韓棋史上最輝煌的一頁傳奇,四位進入四強賽中的棋手,包括大陸的聶衛平、台灣旅日棋手林海峰、日本榮譽棋聖藤澤秀行與南韓的曹薰鉉等四人,等於那時世上最強的四人,誰料到,曹薰鉉在四強賽中勝了林海峰,聶衛平也如外界預測擊敗藤澤秀行,最後曹聶兩人爭冠。冠軍之戰是採五戰三勝制,前三局曹薰鉉還以一比二落後,最後兩局移師新加坡,憑著其堅強的戰鬥力與意志力,連勝二局,反倒後來居上,幾乎跌破眾人的眼鏡。
其後第二屆,大陸因為抵制主辦單位邀請江鑄久與芮迺偉夫婦參賽,拒絕參賽,冠軍最後是由南韓的徐奉洙與日本的大竹英雄爭冠,在當時,大竹仍然寶刀未老,無奈徐奉洙卻也是出乎眾人預料之外以三比二獲勝,再將應氏盃的桂冠留在南韓棋手手中。至於第三屆,則是由南韓的劉昌赫與日本的依田紀基爭冠,依田在日本棋壇稱霸一時,素有老虎之稱,但上天注定應氏盃是與南韓棋手有緣的,最後以一比三落敗,南韓棋手三抱應氏盃的冠軍獎盃。
第四屆雖是由大陸的常昊與南韓的李昌鎬爭冠,兩人分別是聶衛平與曹薰鉉的弟子,等於是重演一九八八年師父爭冠的戲碼,但李昌鎬那時棋力如日中天,幾乎囊括世上所有國際棋賽頭銜,常昊即使力擋,仍然力有未逮,以一比三落敗。幸好再下一屆,常昊捲土重來,再打入決賽,對手則是在這一屆四強賽中,連勝二局擊敗大陸劉星的南韓崔哲瀚,常昊總算在眾人的期盼下,三比一勝了崔哲瀚。首次打破了南韓棋手囊括的局面。
只是這樣的幸運畢竟只有一次,在今年第六屆應氏盃於上海舉辦的第二輪十六強賽中,大陸棋手表現失常,共有九人進入十六強賽,大陸第一強手古力、上屆冠軍常昊分別敗給崔哲瀚與日本的韓籍棋手趙治勳,更令人意外的是八人中,只有劉星、朴文堯,以及孔杰勝了同是大陸棋手的王磊,九人中只有三人進入八強,而八強賽,最後只有劉星勝了南韓棋手朴永訓,與其他三位南韓棋手進入四強,獨木難撐,最後還是只能在旁看南韓棋手笑擁應氏盃冠軍四十萬美元、亞軍十萬美元入袋了。
今年的日本豐田王座杯,大陸的古力與朴文堯爭冠,這是大陸棋手首次在豐田王座杯創下的佳績。另外在南韓舉辦的三星杯中,大陸則有五位棋手進入八強賽,另外三人是南牛的李昌鎬與李世石,以及日本的山下敬吾,其中雙李又將對上,大陸五人中,有四人是同國棋手對局,已保證至少兩人可以進入四強之戰,這一成績讓大陸棋手信心滿滿,卻在最重要的應氏盃決賽中無緣打入,雖有前兩項不錯的成績,但對大陸棋手來說,失去了應氏盃,將只能等到四年之後,這無論如何總是難熬四年。只能嘆說,應氏盃畢竟與南韓棋手有緣的。 ![]()
|
|
|||||||||||||||||||||||||||||||
更多關於“”的新聞
|